二、稳步扩大内外需求,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能
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工业投资。安排工业用地占总建设用地规模不低于30%,力促71项重点产业工程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确保完成投资135亿元。加大交通投资。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国道G240大江至那金段改扩建、省道S386斗山那洲至端芬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省道S275王府洲至独湾段改扩建等工程,争取通用机场、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开工,建好川岛五个码头。加强能源投资。实施管道燃气项目,新增燃气管道35公里,大力推进国能台电技改工程,推进台山核电二期、广海湾LNG接收站和黄茅岗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恒光渔业光伏、中广核渔业光伏、广发渔业光伏等项目投资。保障水利投资。推进潭江跨界重点支流整治,实施4宗中小河流治理、4宗中型灌区综合整治工程,完成43宗小型水库和2宗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加快“新基建”投资。新建5G基站300个,优化充电桩布局、增加数量,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设施建设应用。稳定房地产投资。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房地产业与城市产业经济联动互促,合理安排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规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落实要素保障。高标准编制《台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用地、能耗、环保等指标优先向省、江门市重点项目和优质制造业项目倾斜。盘活闲置土地1800亩、低效厂房5万平方米,完成“三旧”改造300亩,垦造水田1500亩。用好用活专项债资金,增强财政统筹和重大战略资金保障能力。
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文旅发展。把握江门市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契机,围绕“一龙头两廊道八品牌”[21]发展思路,推动川山群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草坪里、五丰村、温泉圩等乡村旅游品质,打造四九民宿示范镇及民宿集群,创建AA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繁荣商贸经济。做好“乐购侨都”等消费券发放工作,做优做活商圈经济、夜间经济,提振汽车、家电、餐饮等行业消费,培育壮大新型零售、直播带货、在线体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强化采购对接。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商协会组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集中采购衔接系列活动,支持更多本地企业和名优产品进入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加强载体建设。推动大型企业实施产销分离,扩大限上商贸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探索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村,争取实现快递“村村通”。
提振外贸活力。深化经贸合作。全面实施外贸优进优出、贸易环境优化、国际消费提质等九大重点行动,用好RCEP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稳定外贸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金属材料优势产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鳗鱼、生猪、家禽等农产品出口。持续做大做强大宗商品进口贸易,支持国能台电扩大进口煤炭、台山核电进口设备和核燃料。服务外贸企业。扶持重点外贸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获得AEO高级认证,做好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航运市场风险能力。
三、大力推进对外开放,营造兼收并蓄发展环境
扩大开放力度。推进“侨都赋能”。落实《江门市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推动“侨梦苑”台山分园建设运营,优化提升侨创中心,探索设立侨创基金,建立侨资企业数据库,定期发布面向华侨华人投资机会清单。拓展华侨华人政务服务窗口功能,开展外国人居留许可、华侨回国定居和申请恢复(登记)户籍“一窗受理、一并发证”。深化涉侨纠纷多方化解试点建设,加快建设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面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合法权益。加快“港澳融合”。积极引进港澳优质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争取其在台山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支持港澳居民使用跨境人民币在台山购房。完善港澳青年发展服务体系,吸引优质港澳项目、人才入驻,推动港澳创业项目与台山产业精准对接。
优化营商环境。发力企业纾忧。落实“新春暖企惠企十条”,全方位为企业增资、增产、增收保驾护航。落实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降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租金、税费、利息、社保等方面负担,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3亿元扶持企业发展。实施“邑企圆梦”产业工人招聘计划,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发挥“首席服务官”作用,持续深入做好“安商暖企”工作。推动审批提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类改革,实行“验收即发证”。全面铺开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22]。深化“证照分离”“一照通行”,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推进效能升级。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办理,开发金融服务、营商环境领域的数据资产凭证应用。加强“一网通办”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达90%以上。提升政务大厅智能化水平,实现镇、村自助服务终端100%覆盖。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体系。
推进“人才倍增”。强化人才引育。落实“侨都英才”计划,实施“百名博士引进工程”和“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持续推进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计划,引进博士或博士后5名、高层次人才2名、硕士45名,新增产业工程师35人。搭建平台载体。启用大广海湾青创智谷,建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新建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2个,建成市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6个。动工建设培英职校新校区,推动台山市技工学校新校区建设。优化服务保障。完成159套人才公寓建设,强化“人才之家”管理,持续完善“人才优卡”工作机制,及时解决人才安家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服务、工商登记等问题,吸引更多人才到台山创新创业、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