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流通水平上见实效。全力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积极配合广汕、汕汕、深汕等铁路建设和深汕西改扩建、兴汕高速二期等高速建设,推进G324可塘至县城段、梅陇至鲘门段改扩建和融湾快速干线前期工作,加快潮惠高速海城互通、深汕高速海丰东互通等工程建设,推动区域交通网“增密、互通、提质”。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赤坑物流园和天润仓储、天业冷链、中央厨房等物流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现代流通企业,畅通物流大通道。
(三)聚焦“抓改革、谋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坚定不移走好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持续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抢占机遇、在创新中扩大优势。
——推动重点改革再提速。做好乡镇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强化镇级“一中心四平台”指挥协调功能,加快行政执法“两平台”建设。实施“标准地”改革,探索“混合供地”“点状供地”模式,加快生态科技城等8宗“供而未用”土地处置,盘活低效闲置土地500亩以上。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大做强投控公司,力争资产规模达50亿元,市场主体评级提升至AA-,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分别达6亿元。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纵深推进“八个便利化”“六个通办”,实现“一证通办”300项、“一码通办”200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大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不断巩固深化“无证明城市”创建成效。
——推动开放合作再提效。深入推进“东承西接”战略,以“五共联动”为主抓手,全面加强海丰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主动衔接,持续深化“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产业协同共建模式,吸引“双区”更多优质产业和项目向海丰转移。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深入实施海商乡贤回归工程,鼓励支持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馈、智力回乡、技术回援等多种形式反哺家乡、建设家乡。
——推动创新能力再提升。全面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赋能创新驱动:“个”是大力培育栢林电子“专精特新”和德康威尔“顶天立地”企业,力争实现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十”是以创建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区为契机,引进10家以上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落地海丰;“百”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实现相关企业总量突破100家;“千”是迭代升级“海纳英才”人才计划,引进硕博人才和副高职称以上专业人才1000人以上;“万”是充分激活全县近7万家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以上,形成“铺天盖地”的市场活力新业态。
(四)聚焦“补短板、锻长板”,拓展高质量发展承载空间
城市建设和发展关乎群众生活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城市提能大会战,让城市更富魅力、更加宜居、更有温度。
——以“系统思维”优化城市布局。围绕“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优”总体规划布局,精准划好“三区三线”,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各区域特色化、优势化、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土地成片收储开发新模式,编制“十四五”土地储备规划,重点完成北部新区二期、南三环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拓展区等9块3000亩用地收储工作;实施“一地一策”,科学制定生态科技城、三环路南侧等片区2460亩土地成片开发方案,实现高效集约化利用土地。
——以“工匠精神”提升城市颜值。推动“城市容貌换新颜”,加快联河小区改造,改造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完成“三旧”改造130亩;提升云岭、铜钱山等6个老旧公园景观,打造7个“口袋公园”,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式生活环境。畅通“城市交通内循环”,完成北三环和红城大道东至后林段道路升级改造,打通二环南路东片市政道路、龙津西路、莲花东路等断头路,推进县城北四环路和永安达互通工程建设,新改扩建北四环至市委党校、龙津中路、老三环等一批市政道路,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构筑起支撑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四梁八柱”;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28.75公里,打通城乡交通“神经末梢”。实现“城市功能再提升”,完成公平水库“引水入城”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及供水管网升级改造,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北部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解决城市内涝难题;高标准编制南三环两侧、海丽大道建设规划,加快与市城区同城化、一体化进程。
——以“绣花功夫”精细城市管理。扎实推进“创国卫”“创省文”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坚决防止出现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等破坏性建设问题;铁腕打好“两违”整治攻坚战,清拆违法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确保“两违”零增长;深入开展地摊、夜市规范经营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占道经营、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等综合整治,推动城市功能在每个细节上焕发出无穷魅力。
——以“文化引领”塑造城市内涵。扎实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建设,实现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开放县“三馆”、文化礼堂、文化公园等公共场所,启动县体育馆建设,推动5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不断夯实公共文化阵地;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加快彭湃故居、赤山约农会旧址等255处红色遗址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