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坚持举一反三,持续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彻底整治到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水土保持、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全年造林1万亩、森林质量提升1.5万亩、治理小流域20平方公里。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关闭矿山10个,整合重组矿山14个,修复矿山迹地314亩。压实基层巡查监管责任,建立多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等违法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建设林长智慧管理平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深入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强化能耗“双控”,严控“两高”项目落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认真探索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生态经营新模式,推进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年内力促94万亩森林资源全部纳入碳汇交易。加快推动林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实现生态产品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四)全力以赴抓乡村促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场景实践构建载体。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推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县。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落实产业就业、兜底救助等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衔接资金,统筹谋划实施帮扶项目,加强项目资产监督管理,规范收益分配,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实现“两个高于”。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切实做到企业获效益、村集体有收入、群众能增收。
着力提升富民产业质效。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51.5万亩和21万吨以上。积极融入全市“一号风景大道”休闲农业、滦河潮河流域道地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建设,培育“农业+”中央厨房、观光采摘等新兴业态,全产业链打造肉牛、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集群,新增良种繁育基地400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开展“三品一标”提升,强化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深化与京东物流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动鲜活农产品走上首都百姓餐桌。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标行动,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进“五清三建一改”,提升农村户厕2108座、公厕20座,争创省级美丽乡村26个,打造张三营—唐三营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启动蓝旗污水处理站建设,促进省道岔凤线蓝旗至小黄旗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全年改扩建农村公路205.9公里、行政村主街道返砂维修43万平方米,新建水源工程40处、节水工程55处,改造高低压线路158.9公里。规范全域保洁市场化运作,推动喜上喜水泥窑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落地实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高质量运行。积极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力促张三营—偏坡营片区争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七家—茅荆坝片区打造省级一流乡村振兴示范区。
(五)全力以赴抓城市谋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场景实践搭建平台。坚持完善功能与提升管理并重,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县城建设由“干净整洁有序”向“文明智慧美丽”转变。
高标准规划城市。做好做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总体城市设计,确保与省市同步高质量完成,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加快推进乡镇、村庄规划编制,让城乡建设有规可依。修订完善县城规划设计和控规,布局中心城区“11269”总体架构,推动县城内涵提升发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作用,严格规划执行,保障建设项目科学合理规范实施。
高品质建设城市。加快原大有玻璃厂、下甸子、西山和金风电控南厂区等片区征收改造进程,完善城南片区路网,拓展城市空间。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山水园林特质,谋划实施中水回用工程,以伊逊河、三条旱河、南北城市纵向水廊为骨架建设滨水带状公园和亲水公园,引水入城、水绿结合,扮靓城市颜值。升级改造城区重要节点、公园、广场,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持续做好既有建筑景观改造和亮化,确保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复查。加快完成县社绿楼停车场、污泥处置厂、庙山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等项目建设,改造老旧小区5个,增强城市基础支撑。
精细化管理城市。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继续推行“以克论净”保洁模式,严格环卫企业监管考核,强化社区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重点部位环境秩序攻坚治理,净化美化市容市貌。完善“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健全联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等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整治违规广告牌匾、店外经营、乱停乱放,坚决避免前清后乱。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积极弘扬新风正气。
(六)全力以赴抓改革增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场景实践蓄势赋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打开新空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行政审批业务标准化,优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年内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率100%。强化国有企业监管,规范国控、建设、矿业集团运营管理,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资产资源盘活注入,支持资本运作和市场化业务拓展,推动平台提档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用,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力争年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