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隆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日)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市场、政务、金融、法治、信用5大营商环境领域改革措施,聚焦巡视巡察发现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谋划实施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对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提高服务效率。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违规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发挥政府组织推动、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建,严格落实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规范“政银保”融资模式,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厉打击逃贷骗贷、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全力以赴抓产业延链条,为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场景实践提供支撑。注重研究双碳时代、后奥运时代、后疫情时代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加强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转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速推进新型能源产业。围绕清洁能源强县建设,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产业的政策窗口期,全力推动隆化抽水蓄能电站一二期项目开工,力争隆化三期100万千瓦、小对山120万千瓦等抽蓄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力促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落地,配合承德特高压项目争列国家电网规划。围绕“风光水储、功能互补”,一体推进河北集电独立储能、丰晟光伏、达信农光、广晟风力等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确保总规模18万千瓦的光伏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加快已申报的9个、总装机72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建设,力促河北交投、河北建投战略合作项目审批实施,壮大风光电产业规模。深化与中电建、金风科技等企业合作,推动装备制造、大数据等新能源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力促储能设备制造基地、发电机再制造基地、抽水蓄能装备制造基地3个项目年内开工,引进氢能生产线等高科技能源装备项目,构建完备的清洁能源产业链。

  全面提升温泉旅游医养养老产业。突出规划引领,以七家—茅荆坝核心区域为主体,构建“1128”空间发展格局,以高质量规划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采矿权延续和4个拟新增规划区块采矿权设立工作,编制完成七家—茅荆坝区域温泉水热联供方案,大力推进资源梯级利用和有偿使用,严厉打击非法打井、违规用水行为。聚焦“温泉+康养”,积极与中电建、德亨仁厚等投资主体对接洽谈,改造提升热河谷、温泉里、凤凰谷等存量项目,加快建设康养综合体,着力打造温泉康养龙头项目;聚焦“温泉+医养”,与燕达集团、鹤年堂等战略合作机构加强对接,积极引进中医温泉疗养项目;聚焦“温泉+旅游”,加快推进鸿泰御园、花仙谷等精品酒店建设,打造茅荆坝森林公园、黑熊谷4A级景区、中国草莓谷3A级景区,丰富“温泉+生态”“温泉+休闲”等旅游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聚焦“温泉+小镇”,以白杨沟特色精品民宿建设为龙头,以首旅寒舍枫水湾、咏归川热河谷、乐府雅居等民宿为支撑,整合文化、山水、古村落等各类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小镇一条街。精心编制旅游策划方案,高水平举办“乡贤回乡建家乡”、民俗节、冰雪节等主题活动,借助新媒体推广平台,做好全季宣传营销,叫响“皇家避暑地、热河温泉城”核心区品牌。积极完善区域服务配套,高效推进茅荆坝高速互通、草莓天桥运营、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以上。

  加快推动循环工业产业。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做足钛、磷、新型建材和稀贵金属提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钛产业,支持引导新村、大昌、金谷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综合选水平。加快推进钛通二期10万吨高钛渣项目,提升90%品位高钛渣生产能力。积极与胜威集团等大型企业对接,引进高端钛材生产研发技术,推动钛产品扩能提质。磷产业,放大化工重点监测点效益,深化与史丹利集团合作,新建年产10万吨中高档阻燃材料生产线,推动百万吨绿色高效复合肥项目投产见效,同步规划磷酸梯级利用、航天投资“绿电制绿氢、绿氢合成绿氨”项目,推进临沂盛丰百万吨高强石膏粉、阿尔法石膏等项目落地实施,发展磷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新型建材和稀贵金属提取产业,积极对接湖南斯多孚、福建正丰数控科技等企业,推动玄武岩、珍珠岩综合利用,研发建材产品,打造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做优做强食品医药产业。围绕“一主两辅+特色”农业产业,以创建国家级现代肉牛产业园、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推动奥奈特种质资源研发中心及高端肉牛繁育基地、京东物流产地仓、榕佳大豆植物蛋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升鑫绿发蔬菜、晨林食品等企业初加工能力,力促华商恒益10万吨精饲料、瑞兴现代农业园区二期工程年内竣工,壮大龙头、延长链条。对接京津需求,集中连片规划布局一批示范园区、产业基地、集散中心,发展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形成“叫得响、带动强、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体系,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

  (三)全力以赴抓生态优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隆化场景实践厚植底色。把绿色生态作为长期坚持的价值取向和促进发展的现实机遇,持续放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字号”名片效应。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精准推进“煤企车尘燃”同治,加强“光伏+电取暖”后期维护,常态化开展“散乱污”排查整治,加大散煤治理、露天焚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力度,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化“一断面一策”和季节性差异化管控,加快伊逊河、蚁蚂吐河河道综合治理,整治河道20.6公里,确保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一体推进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土壤污染预防与治理,保持化肥农药用量持续降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84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