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都市农业,高绿科技智慧园完成二期建设,9个标准化日光温室投入使用,无土化栽培技术日趋成熟。高标准推动村庄规划编制,优化村庄建筑风貌和基础设施布局,创建省、市美丽乡村22个。大力开展“五清三建一改”行动,清理生活垃圾9万余方,整治坑塘19个,建设游园果园及停车点15处,拆除旱厕209处,新建公厕124座,农村问题厕所彻底消除。建立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实现精准帮扶。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区62个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
这一年,我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实现量质齐升
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加强涉VOCs企业管控,实现建筑施工、线性工程等重点领域扬尘监控治理全覆盖,全年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达到273天,占比74.8%。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小流津河运西污水厂排口和南运河王希鲁闸水质全部达标;一排干渠、光荣路排干渠、海河路南边沟3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完成治理;持续落实河长制,全区各级河长巡河近7000次,巡河率保持100%;农村自备井全部关停,压采任务全部完成。
生态修复效果明显。开展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推广畜禽粪污、秸秆、地膜资源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完成1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沧州大化沃原分公司(二期)污染地块完成修复。总投资130万元的2个水系连通工程顺利完工,进一步打造“引蓄并重、河渠相济、灌排共治”的水系水网。
这一年,我们突出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内生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在严格落实国务院及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基础上,细化制定65条推进措施、16条接续措施。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7.2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544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资金、减免失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2068万元;深入与建行、沧州银行战略合作,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19次,为辖区企业取得4692万元贴息贷款,累计争取信贷资金263亿元;依托建行“数据贷”业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投放贷款5000余万元。
营商环境日趋优化。制定出台《运河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32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利用“一窗通”平台,全面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99.5%,位居全市前列;畅通群众建议渠道,群众好评率达99.9%,稳居全市第二;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抽查主体1424户、发现问题262户,全部整改落实,列入异常名录226户,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固巢养凤”的成效更加突出。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国工信机器人、中冷环境科技等4项首台(套)装备及产品通过省级认定,占全市60%;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5.7亿元,位列全市第二;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光德流控列为省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并实现年内投产达效;领创激光、宏丰精密铸造、洁通塑料通过B级研发机构认定;沧州明珠管道数字化车间列入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及高新技术企业年内引进高学历人才193人。省工信厅对我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民为本,夯实民生基础,社会事业持续走深走实
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项民生工程、1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六个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到位,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资金达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9%。
疫情防控赢得胜利。面对两次突发疫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区上下临危不乱,坚决果断处置,取得决定性胜利。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防控体系进一步夯实。一办九组和12个专班迅速激活,扁平化管理,专班专职专责调度落实,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形成强大合力。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充分彰显。“369”社区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迅速转化为即战力,基层党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和社会各界群众多维发力,全力支持核酸检测、小门管控、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铜墙铁壁”。统筹防控资金投入保障有力。财政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疫情支出;爱心组织、企业、人士踊跃捐款捐物300余万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创新探索社区养老模式,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服务运营”,打造福安社区、亚龙湾社区两个高标准示范中心,提供助餐、助医、日间照料等9大类73项服务。经验做法得到省委书记倪岳峰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进行了专题报道。重庆路小学建成投用,广州路小学主体完工,龙岸清华小学开工建设;顺利完成三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及六所中学的移交接收工作;修缮改造校舍13所,城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开展冰雪赛事活动40场,参加人数达5万余人次。丽景社区顺利通过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公示。全区非遗项目达到53项。提前超额完成文化惠民任务,拉动消费200余万元。
精神文明硕果累累。开展“创城志愿服务集中日”、“运河区最美防疫志愿者”等主题活动,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城等工作。开展“运河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我区武春章、吕学芹入选“中国好人”候选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沧州运河区:党建引领医养结合、探索新时代居家养老新模式》被河北卫视《文明实践、花开河北》栏目报道。建成25个“城市书房”和“社区书吧”。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21场,线上展览 15 期,中央媒体登稿量在全市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