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40件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期办复。国防动员、民族宗教、信访、工会、妇女、青少年、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年来,我们沉着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挑战,发展速度变得更快,发展基础变得更稳,城乡面貌变得更加精致、更显品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和晋州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守护城市安宁和健康的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关心热爱晋州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困难和不足: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产业集群优势尚不明显,产业基础大而不强、企业小而散的局面仍未有效转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需要加大,大项目和好项目不多,500强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依然缺乏;三是城市能级有待提升,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城市软实力有待增强;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风险隐患;五是一些单位和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提升,工作中懒作为、怕担当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有效举措,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任务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省会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跃升之年、展示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蓄势腾飞、跨越赶超的跃升之年、见效之年。全市上下干劲空前,砥砺奋进、一往无前的决心信心不断增强,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时与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重点实施产业跃升、科技创新、城乡发展、民生改善攻坚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富强优美幸福晋州。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发出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动员令,石家庄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系统谋划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石家庄篇章。晋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未来五年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转型的工业强市,智慧物联、高效畅通的物流强市,园区引领、链接中外的电商强市,品牌赋能、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产业依托、抱团出海的外贸转型示范区,清洁低碳、多元支撑的绿色能源示范区,数字赋能、融合发展的智慧晋州,治理高效、安全和谐的平安晋州,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晋州。
目标催人奋进、场景鼓舞人心。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和历史主动,紧盯目标任务,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危机感,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场景变成现实。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转型升级,迈出产业发展新步伐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纺织服装产业水平,积极招引延链补链项目,建立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带动产业提档升级。提升电线电缆科技含量,丰富线缆种类,重点发展智能、通讯等多用途特种电缆,提高特种电缆产业比重。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力争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围绕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方向,建立品牌培育机制,加大食品品牌培育力度,提升本地食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崛起。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力促广富祥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生物医药园规划建设,招引关联项目落地,打造规模化医药制造承载地。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依托普洛斯、韵达、信誉楼等物流项目,加快打造多式联运通道,推动商贸物流“公转铁”⑧,实现干线运输、区域电商等业态错位发展,打造省会东部物流产业聚集地。
全面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力促城区低效企业腾退,加快推进城区企业关停清退、兼并重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有序淘汰园区落后产能,制定低效产能退出指导目录,建立常态化退出机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盘活镇村零散低效土地,用活解决历史遗留建设用地政策,把低效用地治理与产业振兴结合起来,促进镇村经济加速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