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精特新”:“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就是“独有或更好”,即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新”就是“创新”,要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3.“小巨人”:是由工信部认定的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4.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来共同完成货物运输的运输过程,通常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
5.“标准地”:即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用地先行完成区域评价、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6.“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7.“冬季行动”:2022年11月24日,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冬季行动”的工作方案》,我市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底线任务、民生改善等方面,成立安全生产、市场主体培育等26项工作专班,推动2022年收好官、2023年开好局。
8.“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是指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项目供地标准化,投资项目建设领办代办。
9.“111”创新工程: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着力建设一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
10.“六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排。
11.“千县工程”:2021-2025年,完成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12.“创A退D”:在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企业绩效分级工作中,积极创建A、B级企业,D级企业清零。
13.“一图一账四清单”:“一图”即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作战图;“一账”即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台账;“四清单”即日志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验收清单。
14.“两个转型”:即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15.“12个重大问题”:①转型发展;②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③煤炭增产保供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④经济工作的要点与重点;⑤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⑥粮食生产和提高农业效益;⑦做好水的大文章;⑧加强环境综合治理;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⑩强化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⑪更好发挥太原、大同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6.专业镇:是以县(市、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经济形态,是集群经济的基本形式。
17.“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18.“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
19.乡村e镇:在一定区域内以产业为基础、以电子商务深度融合为核心、以配套服务为支撑,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互联网应用基础的发展空间平台。
20.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
21.“楼宇经济”:是指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的集约型、高密度的经济形态。
22.“三清单、一考评、一观摩”:“三清单”,即开工项目完工及投使用节点清单,未开工项目的手续办理及开工时间清单,文勘清单;“一考评”,即每季度对项目开复工、手续办理等要素保障和实施主体进行考评;“一观摩”,即每季度对重大项目进行观摩。
23.“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24.七大产业集群:立足侯马产业优势,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现代物流、中医康养、精密加工、汽车零部件和科技信创等“七大产业集群”。
25.“三区三线”:即根据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三个区域,分别对应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26.“里程碑制”: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整合科技管理各项工作和材料报送环节,实现一表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