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树牢“双碳”理念,推进生产方式、招商引资绿色转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统筹做好绿色新能源项目要素保障,促进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转型发展新引擎作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行动,倡导和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六)强化旅游示范,文旅深度融合,让业态更多元,特色更鲜明,场景更丰富。加快推进基础再造、业态重塑、产品升级、场景革命等重点工作,把文旅产业放在同步推进“两个转型”的大战略下来审视和把握,推动实现文旅生产方式、体验方式、服务方式、治理模式的全方位创新。
一是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抓住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以黄河1号、长城1号旅游公路精品旅游示范带和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支撑,加快补齐路网场站、景区设施和周边环境治理等传统基础设施短板,适度超前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完善黄河、长城沿线39个景点和驿站的功能设施,推进5G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力争启动关河口西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低级别文物保护工程,建设数字内容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的综合平台,推动文旅基础设施全面提质升级。
二是多元融合加快业态重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动长城戍边文化和黄河渡口文化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突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载体,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持续丰富业态创新路径,积极培育和引进数字文旅企业,推动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实现文旅业态全链条升级、全方位改造。加强文旅宣传推介,实行全媒体、“互联网+”旅游营销模式,打造“对话老牛湾”文旅主题品牌。坚持以节促会、以节载会,实施黄河长城文化对外推广工程,高质量提升旅游供给,不断提升“美丽关不住、偏偏爱上你”文旅IP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创新路径推动产品升级。争取国家级“旅游+体育”赛事活动落地,积极引进专业运营机构盘活重点旅游资源,打造以户外运动、自驾旅行、微度假、专业赛事、研学体验为支撑的综合性的文旅康养胜地。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国家文化公园、观光旅游、文化演艺、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康养体育、研学旅行等综合旅游,积极开发富有偏关元素的工艺美术、文创和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一系列高知名度的优秀传统民俗和民间节庆产品,促进产品升级同消费升级良性互动,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以IP开发为核心的综合收益转变。
四是奋力开启文旅场景革命。坚持全域旅游理念,主动融入“太忻数谷”建设,打造偏关县文旅融创元宇宙基地,积极构建偏关文旅融创元宇宙数字产业格局,做好项目布局、资源整合、项目谋划储备和招商引资服务,推动旅游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发展文旅新经济、新消费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积极服务于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眼满足游客大众化、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推出全生命周期的场景体验产品,以高质量旅游服务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不断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七)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力量,让牵引更强劲,活力更充沛,发展更协调。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的深刻内涵,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让新时代改革开放激情永在、境界常新,为偏关经济社会行稳致远蓄积深厚力量。
一是招才引智强化科技创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周末工程师”,为企业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提供智力援助。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专业机构设立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构建完善“党建、平安、清廉、民生、文化、产业”数字化平台,提升“数智偏关”建设水平。
二是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重大改革项目县级领导领衔,强化改革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和盈利能力。落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要求,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加强投融资改革,提高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让资金供给更充足、滴灌更精准。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重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改革综合效益。统筹做好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综合执法、商贸等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三是着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市县联动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强与周边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省市合作交流,加快晋陕蒙区域协调发展,更好融入晋陕蒙黄河金三角经济区。
(八)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让就业更充分,保障更有力,幸福更可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校长队伍管理改革、强化学校党建三项重点,推动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整体提升。加快补齐教育资源短板,扎实推进黄河大街幼儿园、第二中学校多功能综合楼、四中操场及教学楼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80个托位的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在城区2所小学启动“放心午餐”工程。发挥与忻州一中合作办学优势,办好一流优质高中。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医改“六统一”管理,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和“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持续开展送戏下乡,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实施文旅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活化利用,全面保护和修缮低级别文物,加快省级文物保护项目草垛山马站楼、乾坤湾卫河楼抢救性修缮工程,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发展残疾人、老年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时,抓好省市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