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3日)

  加速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北科院邯郸分院等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支持718所特种气体、氢能制备和邯钢高品质钢轨申报国家重大专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落实基础研究行动计划,设立市级基础研究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畅通全方位引才引智渠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人才政策,通过柔性方式引进院士、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成果带项目来我市转化,新增院士合作企业5家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以上。

  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实施知识产权创造和提升工程,以高质量保护激励高质量创造。

  (四)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新城、优老城、提能级、上水平,致力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持续推动“四城共建”。谋划实施总投资1530.5亿元的158个重点项目,推动“四个新城”建设全面提速。东湖新城加快推进华润万象汇、城发广场、五得利大厦等重点项目,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磁山路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竣工投用,开工建设新兴财富广场、东渐河二期、东湖等项目,全力打造高品质核心城区。南部滏阳新城加快推进运达风电装备等项目,规划区“两纵三横”主干路网全部贯通,科创城组团基本建成,促进产教城融合发展。西部生态新城加快实施园博园改造提升、水系连通、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谋划邯钢老区搬迁后开发,打造城市“双修”示范区。北部产业新城加快推进邯郸七彩文化城、路网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谋划邯电搬迁后开发,建设产城一体的滨水新城。

  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围绕清理散乱污、整治脏乱差、改造老破旧,开展“三拆四治五提升”行动。拆非正常施工围挡、拆违规建筑、拆私搭乱建。整治老旧小区、老旧建筑、老旧管网、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全市完成728个老旧小区改造,主城区启动实施18个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开工6373套、基本建成3366套,全部整治D级危房,排查整治城镇老旧管网、农村气代煤管网安全隐患,主城区剩余的10个烂尾楼项目全部复工建设。谋划建设1条高架路(东环路)、2座立交桥(滏东大街与南环路交叉口立交桥,果园路跨京广铁路立交桥)、3条快速公交线路(浴新大街、滏河大街、丛台路)、4条快速路(邯肥线及其延长线、邯永线、邯峰线、复兴区建设大街至永年区永洋大街)、2条生态旅游大道(溢泉湖至紫山、紫山至广府),打通13条断头路,提升道路通行能级;主城区打造12个城市主题公园,新建85个口袋公园,提升园林绿化品位;实施主城区17个易积水风险点改造,提升排水防涝能力;打造10条商业街、风情街,提升特色街区品质;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施工工地扬尘精准管控,及时清除垃圾,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推进智慧社区和智慧交管建设,全面整治电动车违规行驶、违规充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动县城提质。深入实施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对标主城区,开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宜居环境等七大专项行动,完成18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创建更多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生态园林县城、森林县城、节水县城、洁净县城。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以上。

  (五)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深化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确保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落实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兜底救助政策,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167万亩、产量515万吨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菜总产达566万吨,生鲜乳产量达23万吨,生猪存栏量达232万头。严格落实储粮政策,稳定保持1年以上储粮库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培育壮大强筋小麦、道地中药材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大名县天麦然挂面等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培育1—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加快馆陶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推动邯郸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曲周、鸡泽)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到5600家以上,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450家以上。

  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造农村户厕6.8万座以上、建设公厕1500座以上,完成剩余230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00公里,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打造2—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项目县,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庄完成清洁行动示范村创建,力争新增省级美丽乡村260个以上,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加快创建东风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培育20个市级特色小城镇。

  加强改进乡村治理。健全“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抓好乡村治理试点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峰峰矿区、馆陶县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鸡泽县、丛台区开展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深化乡村法治、德治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3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