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深入推进“创新大厂”建设,围绕智能硬件产业园、影视小镇等区中园项目,重点引入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力争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75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55家,引进转化京津等域外科技成果项目达到5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以上。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加快培育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高价值专利,以专利质量提升促创新提质增效,叫响“大厂智造”声誉度。
四是加快推进质量强县战略。围绕打造“品质大厂”,加强“质量、标准、品牌、信誉”联动发展,以十大质量提升为重点,以重点区域产业为载体,以第一届县政府质量奖为契机,全力争创“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县”。加强与京高校、行业协会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让更多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落户大厂。深入开展“品牌建设提升年”活动,打造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
(四)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补短板强弱项上见成效。
一是全面实施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实施北宁街贯通、康安路北通、华安路北通辅路工程,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拓展县域北部空间。对城区12个游园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县域绿化品质和居民休憩环境。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区域,逐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提升各类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能力。立足青年友好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时尚潮流的青年理念,大力推动国际青年交流中心项目,实施鲍邱河青年公园、华安南路青年社区等一批惠青实事,进一步凸显青年活力,提高城市品质。对全县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二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脱”,做到“六个全覆盖”,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守住不发生返贫底线。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着力培育壮大采摘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以百村景区化标准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威武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新建美丽乡村11个,全面完成省级乡村示范区创建任务。推动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用好村集体闲置资源资产,确保年经济收入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占比不断提升。
三是全面缩小城乡公服差距。大力引进“京标服务”,进一步提升全域市政、环卫、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开通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网上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5镇下辖的10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全部开通电子政务外网,进一步推进镇、村事项网上申报和办理,逐步构建“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政务服务体系,做好镇村两级政务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优化一次性告知、直接办结、帮代办等综合服务。
四是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数字城管平台系统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有效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完善社会秩序、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管护机制,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发生。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对违法占地、违规经营、偷倒垃圾、非法排污等破坏城乡环境的行为,做到属地及时发现、部门依法打击、群众有奖举报,共同维护大厂全国文明城市形象。
(五)围绕环境建设对标对表,在严治理创精品上见成效。
一是持续开展环境对标提升。对标副中心标准,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推进102国道、230国道、密涿高速大厂东连接线绿化提升,实施密涿高速大厂西连接线亮化工程、首都环线连接线中修养护工程(东马各庄—六合庄)。加强与通州区开展环境联防联控,推进重污染天气同步预警,完善与副中心监管执法、应急响应等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处置,推动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质提标。
二是持续打造生态后花园。巩固扩大四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创建成果,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高标准完成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鲍邱河大厂段植物碎石床湿地水体净化及水生态修复项目。大力推进林长制,强化林业资源保护,严打乱砍滥伐,全力做好春秋季造林,加强生态景观打造,保持自治县生态优势,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后花园。
三是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开展“零点行动”,全力做好移动污染源防控、VOCs整治、集中供热企业燃煤锅炉替代等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市领先。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城北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南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加快重点区域雨污分流建设,推动水环境质量逐年向好,地表水考核断面持续达标。抓好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确保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和地下水水质达标。
四是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增效。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增效,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按照减排重点项目清单,落实工程、结构、监管等减排措施,扎实推进工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积极发展光伏等新能源,组织光伏企业对高新区内企业厂房屋顶整体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监管,进一步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确保完成减污降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