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2月13日)

  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认真执行区人大《关于扎实推进街区整理不断提升核心区品质的决议》《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决议》。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完成北海医院、东天意市场降层,历代帝王庙重新开放。完成33个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创新推动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为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贡献西城方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书香西城”建设成效显著,36家书店获评北京市最美书店和特色书店,特色阅读空间运营模式被评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老城书卷气息更加浓厚。不断繁荣文艺创作,设立区级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推出《北京法源寺》《幸福里的故事》等一批文艺精品力作,“京剧发祥地”、什刹海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深入人心。

  (四)扎实推动惠民举措落地见效,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民生优先,将更多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办成重要民生实事847件。7万余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连续七年获评北京市充分就业区。承接全国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试点。建成养老服务机构95家、养老床位7120张。建立3个异地康养示范基地。保基本、促普惠、强精准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断深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全市领先。率先建立“第三空间”商业服务新模式,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实现社区全覆盖,生活“便利性”全市第一。

  义务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取得关键突破,学区制建设深入推进,教育集团覆盖82.8%的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居全市首位。举全区之力挖潜增加学前和义务教育学位近6万个,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获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推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冬奥宣传教育。我区运动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荣获2枚金牌,竞技体育贡献率在全市名列前茅。以紧密型医联体、健联体等试点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分级诊疗,探索“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医保脱卡结算,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全力建设百万庄北里、菜园街和光源里三大棚改项目。腾退清空简易楼62栋。翻建平房9089间、近13万平方米,修缮平房24608间、33万余平方米。完成62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老旧居民楼加装电梯120余部。率先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租赁置换”市场化运作模式。在4个央产老旧小区开展试点改造。发放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5.9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9805套。

  (五)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基层治理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贯彻实施《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强化赋权、下沉、增效,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432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改革,深入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建立区级“攻坚克难30题+”机制,在历史遗留的房产证办理等难题上创新突破。受理市民热线诉求41万余件,解决率、满意率均在90%以上,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标准化试点,建设“西城家园”平台,线上线下治理协同推进。深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统筹抓好两件“关键小事”,探索建立央产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全区物业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综合成绩保持全市领先。

  五年来,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大力践行“红墙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落实区人大决议,办理人大代表议案6件、建议451件和政协提案998件。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区级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首创向公众报告工作等一系列政民互动新制度,出台为基层减负的“转作风、强创新、提效能”若干措施,推行破解内部机制运转不畅的“该不该、能不能、怎么办”改革创新,在更高水平上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动外事外联、妇女儿童、档案史志、公益慈善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

  五年深刻转型,五年笃定前行。我们砥砺奋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西城形成生动实践。我们坚决扛起核心区职责使命,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考验,克服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干成了许多关乎全局的大事,解决了许多制约发展的难事,办好了许多群众关切的实事。令人骄傲自豪的是,我们坚决当好红墙卫士,在服务保障一线最生动地感悟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的辉煌成就,收获了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令人感动难忘的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共担重任、共克时艰,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西城速度、西城力量、西城担当。令人鼓舞振奋的是,在城市治理深刻转型、社会结构发展变化中,在减量发展背景下,我们以创新求突破,探索、求解、构建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西城区先后荣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财政管理和质量创新督查激励,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健康促进区,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十连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29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