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兴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4日)

  (二)坚持以财源建设为核心,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效率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好财源建设。坚持领导包联、多业并举、减税降费、要素保障等举措,千方百计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高效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一般债、专项债、国债项目资金,全年谋划包装项目30个以上,争取上级资金20亿元以上。定期开展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声音,持续解决民企具体诉求。统筹开发利用好县域各类资源,力争年内供应土地1000亩以上,实现商品房销售15万平方米。全面提升项目工作质效。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45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5亿元,争列省市重点项目21个。坚持重点项目县领导包保制、专班推进制、调度通报制,挂图作战、高效推动。加快推动园区发展。持续推进开发区扩能升级,推出工业标准用地600亩,确保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年内入驻企业8家以上,力争装备制造园区引进企业6家以上,全年新增入园企业15家以上。

  (三)聚焦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县内外资源,形成加快发展合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部门基础工作和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扎实落实国家金融服务民企25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双盲”评审[8]制度,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量,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按照“硬件规范、软件智能、机制先进、服务一流”的要求,确保政务服务中心高效运行,打造全省工作样板。落实国家改革工作安排,承接推动好森林经营、农村产权、农村宅基地等改革任务,统筹推进科技、财税、教育等领域改革,加快释放改革红利。高效开展外联招商。坚持县领导带头、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走到招商一线去,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优先央企引进,全年落地投资超亿元产业项目10个以上。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机遇,借助“平蓟三兴”平台,紧盯国家部委,着力开展首都北京对接融入工作。以争创京津冀产业协作省级示范园区为抓手,力促农业中关村、兴谷产业园、“平急两用”[9]示范区等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落实稳外资稳外贸工作举措,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4.5亿元。深化创新驱动战略。整合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大力培养“专精特新”企业[10]、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铸合铷铯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龙锻造用钢创新中心、河北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科技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企业技改扩能、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建好用好市民中心科技孵化平台,力争全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

  (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生态建设质效。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力保成功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深化“一断面一策”和季节性差异化管控,确保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入京津断面水质保持在Ⅰ类标准。强化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扎实做好工业达标排放、农村清洁取暖、建筑施工扬尘管控等工作,推动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全年二级优良天数占比达到80%以上。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点工程,开展封山育林、森林抚育2.7万亩。年内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规划建设任务,为2025年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夯实基础。大力实施重点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积极建设省级幸福河湖。从严推进生态治理。强化生态综合监管执法,从严从速打击各类破坏生态行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退化林修复1万亩,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清水河、潵河河道治理项目,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河道25公里以上,实现河湖“四乱”[11]动态清零。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排查治理,实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95%以上。创新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抢抓国家、省林草部门支持和承德被列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有利契机,推进国有林场森林碳汇、集体林地森林固碳产品整体开发等生态价值转化项目。抓好承大、福成等企业环保绩效创A。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业。深入研究EOD[12]等新模式应用,力求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迈出新步伐。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抓好“三农”工作。努力建设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强防返贫对象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加大产业就业、易地搬迁等后续帮扶力度,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紧盯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落实各类帮扶政策,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13]成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按照“两带三群10区20园”[14]产业布局,突出“三品一标”[15]发展方向,改劣换优果品基地5000亩,新建果品鲜食原料标准化示范区16个,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大力推行蛇皮、榆树沟、西台子等村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树下种植1万亩,食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稳定在2000亩以上。大力支持大杖子兰花产业园、挂兰峪农业数字小镇、雾灵山创意农业等特色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立体农业、休闲农业、城郊农业、精致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与此同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8.2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6.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两条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以“3+3+N”和美乡村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雾灵山、六道河、半壁山3个样板示范片区和安子岭、青松岭、蓝旗营3个先行示范片区,年内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6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加强村庄规划和风貌引导,深化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改造农村户厕220座以上,推进29个村黑灰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建立完善“四治融合”[16]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形成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持续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和鼓励在外能人、大学生返乡创业,培树一批“三农”建设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大力推动人才振兴。深入实施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开展各类农民培训不少于6000人次。

  (六)持续优化城市品质,努力提升县城运营水平。统筹文明城、森林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让县城风貌更整洁、通行更有序、功能更健全、生活更幸福。强化提升县城治理。持续开展大街外立面改造、广告牌匾治理、沿街环境整治,完成团结东街、中兴路等8个街巷和30个小区飞线治理。规划建设大货车停车场3处,取缔露天式垃圾收集点,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健全完善联合执法、网格化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街长制”、“门前五包”[17]责任制,强化物业规范管理,提升城管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县城建设。力争高铁新城回迁楼年内完成总工程量的50%,融创城、中冶红石郡2个片区完成回迁安置。确保站东街改造、雾灵街至民心路改建工程开工,完成三道街等4个片区污水管网、15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和东部城区、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新改建工程。实现政法综合业务用房、市民服务中心、消防训练馆建成投用,同步启动县城“三馆”[18]建设。改造提升老二中体育场及人民公园体育馆,抓好柳河沿线、高铁广场、南山公园等重要节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规范优化城市经营。强化绩效考核,健全奖惩机制,推动县城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垃圾处置高效运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43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