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评定分离”机制: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招标工作中,将“评标”与“定标”过程作为两个环节独立分离,评标环节由评标委员会按法定招标程序向招标人推荐候选人,定标环节由居民、社区等多方主体组建定标委员会,对中标候选人逐一进行问询,最终按照评、定环节一定比例权重择优确定中标人的工作机制。
11.“施工楼栋长”机制: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分片负责1—2栋施工楼宇的居民协调事宜的工作机制。
12.“党建引领 多元有你”工作法:张家湾镇围绕“法治湾家、幸福湾家、文化湾家、智慧湾家”搭建一核多元共治中心实体平台,探索形成以平台建设为主抓手的整体性治理路径。
13.“马桥近邻”“零距梨”“邻家邻”“临河邻里”:分别是马驹桥镇、梨园镇、通运街道、临河里街道服务群众的特色基层治理品牌。
14.“经济大脑”:综合分析调度经济发展情况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
15.“城市治理大脑”:针对道路交通、消防、应急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域感知、及时预警、快速处置的城市运行指挥调度平台。
16.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倡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统一,旨在推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17.“企安安”: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用于支撑全市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18.“交地即交证”:土地使用单位缴清有关税费后,行政机关交付土地的同时,核发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审批文件的模式。
19.“拿地即开工”:土地移交当天同时核发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文件以及施工手续的模式,可有效提升规划和建设手续办理效率。
20.“带押过户通州方案”:买卖双方和买方银行一次申请转移和抵押登记,完成后卖方银行注销其原有抵押登记的过户方案。
21.“11311”工作体系:第一个“1”是指以“二十年之问”为目标,第二个“1”是指以党建为统领,“3”是指以高水平城市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效能社会治理“三驾马车”并进为重点,第三个“1”是指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第四个“1”是指以增进民生福祉为追求。
22.“四区结对”机制:通州区与西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产业协同发展结对工作机制。
23.“轨道+土地”:通过捆绑轨道周边土地收益,反哺轨道建设资金的资金平衡模式。
24.六大产业: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
25.产业空间地图:集成近、中、远期可利用的产业空间资源信息,形成一张图、一张表的展示形式。
26.“1+N”产业政策体系:“1”是指“通八条”综合类政策,“N”是指各产业领域专项政策。
27.“双管家”模式: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管家”,各街道乡镇、园区管委会作为“服务管家”,分别负责企业的落地发展和日常服务。
28.“6+4”一体化综合监管:北京市推出的跨部门综合监管的重要举措。“6”是指实施“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6项制度,“4”是指“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评”“一业一查”4项措施。
29.“无废细胞”:在社会生活中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和处理等工作的各个组成单元,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村镇、工地等。
30.“无废城市”:通过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31.城市大脑“1+3+1”体系:主要包括1个数字底座、3个领域大脑(经济、城市治理、社会治理)、1个区级调度指挥平台。
32.副中心“双马”:在通州区举办的全程和半程两个马拉松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