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37.5:52.4,分别拉动GDP增长0.5、3.2和1.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599元,比上年增加4408元,增长6.6%。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88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1.4%;城镇...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2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6.2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46.82亿元,增长3.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2.3:35.4:52.3调整为12.1:34.8:53.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0.2个、下降0.6个、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县就业形势稳定有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88...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6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0.1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20.74亿元,增长2.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939元,增长6.2%。
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3.77:38.75:47.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423.8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11.8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88.3亿元,增长2.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8万元,增长5.1%。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50.0:44.4,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6%,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8.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8%,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3.1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28.1:68.6。...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9.5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全市高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43.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11.4:50.7:37.9调整为11.1∶50.7∶38.2。
开展培优扶强行动,推进“两云”平台、“智赋万企”数智融合,10家企业入选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上云...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2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3亿元,增长3.4%。按年均常住人口测算,全市人均GDP为54325元,增长5.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5.3:38.4:36.3,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9%、48.9%和28.2%。
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占GDP的比重为32.9%。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提升。全...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9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49.37亿元,下降0.9%;第三产业增加值120.57亿元,增长3.5%。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6.0:47.6:36.4调整为15.9:46.5:37.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8%、-26.1%、88.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8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96.50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27.46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比为20.3:34.4:45.4,一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8.9%、40.0%和41.1%,分别拉动GDP增长0.7、1.4、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1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82.75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29.75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24.3:29.5:46.2。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5%,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6.43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79.83亿元,增长3.7%。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04%、56.43%、32.53%。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99:53.45:33.56调整为13.26:51.46:35.28。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比上年下降71%;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比上年下降75%...
初步核算,全年按现价计算生产总值(GDP)43.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6.97亿元,增长2.8%。
三次产业具体结构分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8:26.1:38.1调整为35.8:25.3:38.9。...
2023年,合山市生产总值(GDP)51.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70亿元,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三产业23.46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5:40.5:46.0,对GDP的拉动力分别为0.56、1.78、2.2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955元,比上年增长6.7%。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80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全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4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同比下降13.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7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1%、20.2%和50.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6.4%、-206.9%和200.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016元,同比增长6.4%。
年末全县户籍...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2]完成94.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下降1.3%;第三产业增加值45.26亿元,增长3.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9%、18.3%、4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10.1%和69.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991元,比上年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