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兰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年我县生产总值为3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0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23.0:27.1:49.9。...
全站搜索
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年我县生产总值为36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0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结构为23.0:27.1:49.9。...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20.0亿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比为0.8:34.0:6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83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6亿元,增长5.4%。
二、农林牧渔业
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增长4.4%。全年粮食总产量17.8万吨。肉类总产量44754吨,增长5.8%,其中:猪肉15809吨,下降3.7%;牛肉4213吨,下降10.6%;羊肉584吨,增长0.2%...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年我市生产总值为610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3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74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01亿元、增长5.4%。
一、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总产值1004.3亿元、增长5.4%。其中,农、林、牧、渔和服务业产值分别为548.5亿元、51.3亿元、306.7亿元、38.7亿元和59.1亿元,分别增长4.0%、10.6%、6.7%、4.4%和7.8...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6.0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40.58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3:19.5:49.2。
年末实有在营各类市场主体9.79万户,比上年增长7.32%。其中,个体工商户7.06万户,注册资金104.66亿元,分别增长7.34%和13.74%;私营企业2.26万户,注册资金1006.98亿元,分别增长8.66%和5.03...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7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13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3.09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1.53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37.3:49.9。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2023年末,全县“四上”总量达到588家,同比增长6.5%。实有市场主体111843户,注册资本(金)1520.33亿元。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803户,注册...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7.5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同比,下同)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7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59.32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186.54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2:59.1:30.7。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我区实施“两化融合”项目22个,新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个,入选全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1家,数字赋能步伐加快。精制茶加工入选全省...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51.16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2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0.36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7.56亿元,增长7.1%。
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
发展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5:16.2:77.3调整为6.6:15.4:78,第三产业比例提高0.7个百分点。“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7%,占比达到33.4%,比上年提高...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5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8.89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9.23亿元,增长5.9%。三产占比为12.3:47.8:39.9。
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05236人。其中,0-17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3.7%,18-3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7%,3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2.7%,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5.9%。全年共出...
国民经济平稳向好。按照泰安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结果,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为56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80.46亿元,同比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407.8亿元,同比增长7.0%,三次产业比重为3.5:24.7:71.8。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区登记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597户,增长25.84%;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46689户,增长12.07...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2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94.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37.1:50.1。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23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74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65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3%。在消费八大项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0.1%,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
经威海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并反馈,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为450.42亿元,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25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6 亿元,下降3.4%;第三产业增加值289.41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2:26.6:64.3。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5201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44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1%,在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 1.9%,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846.4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7.0%,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23.79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22.65亿元,同比增长5.3%。二三产业结构比为26.4:73.6,三产占比较2022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412.8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8.8%,占比较2022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637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73人。认定地区优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162.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6.1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278.29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8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构成为6.9:42.1:51.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4241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9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4.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2%。
...
【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02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19.1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0.0亿元,同比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208.3亿元,同比增长2.7%。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4.5%、35.8%、49.7%。
【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23年,全县3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70.7亿元,同比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14亿元,增长5.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430元,增长8.4%。第一产业增加值64.2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67.76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构成比例达到11.0:42.9:4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6.6%;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3.2%。
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比上年增长7.7%;从业人员达到29.48万人,增长6.7%;注册资本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