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公报
蚌山区位于蚌埠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89.33平方公里,下辖2个乡、7个街道和2个社区事务管理中心,共计77个村居,常住人口36.3万人。产业结构一产、二产偏小,三产较大,商贸服务业发达。
初步测算,2023年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9.8亿元,居全市第四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较上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9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9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0.8:...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68.2亿元,增长5.4%。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后移4位。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全市第7、增速全市第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5.7%,较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6.6%,较上年同期降低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3.6亿元,增长4.9%,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9.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84.3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亿元,增长8.6%[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8:30.5:39.7调整为28.1:27.6:44.2。人均GDP61265元(折合8478美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15人,登记失业...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见表一)。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11.3%;三产实现增加值164.6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比重为25.3:18.5:56.2。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1%,上半年同比增长7.6%,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8%。人均GDP 55747元。...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79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2年的24.4:19.8:55.8调整为22.4:20.5:57.1,第一产业占比下降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976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公安户籍资料显示,年末全县总户数38.9万户,户籍人口134.0万人,其中,男...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5家,比上年净增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04%,产销率为98.2%。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3%,高技术工业增加值下降21.5%,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16.6%;纺织服装业下降22.9%;板材家具业增长16.4%;医药化工业下降36.7%;新型建材业下降27.6%;机械电子业下降8.5%。...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0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7.06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6.25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58.36亿元,同比增长7.1%。三次产业比例为22.2:25.3:5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38元,比上年增加1537元。
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8%;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7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0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7.66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5.81亿元,同比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47:28.15:54.38调整为17.70:24.92:57.38。
2023年末,我县常住人口75.6万人,比去年减少0.7万人。...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414.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全省59个县(市)中,我县GDP总量跃升两个位次,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跻身全省前20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8.3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比为14.7:30.9:54.4,与上年的15.7:29.6:54.7相比,第二产业占比提升了1.3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9.8%。按...
2023年全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470.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一产实现增加值68.14亿元,同比增长3.8%;二产实现增加值172.65亿元,同比增长7.5%;三产实现增加值229.77亿元,同比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36.7:48.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082元,比上年增加2393元。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73.67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4.54...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2%。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增长3.4%;二产增加值47.5亿元,下降0.5 %;三产增加值75.7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占比9.7:34.8:55.5,二产占比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三产占比去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7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1%。总量全市第2,全省第18位,增速全市第2,全省第26位,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为三年来最好成绩、增速创六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173.6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297.6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6.4:62.4。...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总量居全省59县(市)第九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06.3亿元,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36.4亿元,同比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为10.1:50.7:39.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861元...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735.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亿元,下降5.6%;第二产业增加值444.0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1286.83亿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25.6:74.1。按常住人口算(128.85万),人均GDP为134688元,比上年增加2130元。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0.7万人,比上年增加0.63万人,总户数29万户。全年出生人口8197人,出生男女性别比111.1:100,死亡人口1456人。
...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278.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下降1.9%;第二产业增加值200.45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1076.43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0.2:15.7:84.2。
年末常住人口73.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