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衔接,科学布局。加强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发挥政府政策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激励作用,根据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合理优化空间布局,有序安排项目建设,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产业空间,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项目集聚。

  坚持示范引领,有序发展。结合国家、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加快开展氢能在多领域、多场景的试点示范,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推动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公交车、物流车、专用车辆先行落地应用,引导企业探索运营模式,以点带面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探索其他氢能产品应用场景,构建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各方联动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坚持创新驱动,补短锻长。充分发挥绿氢资源丰富、成本“洼地”优势,推进先进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高安全高体积密度的固态储氢技术等,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识品牌,突破氢能应用发展瓶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政策机制创新,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带动产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坚持产业协同,突出特色。加强市、县(区、旗)政策协同,推动有关政府部门构建权责一致、规范有序、互相协同的氢能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积极对接自治区相关规划、政策,加强与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市合作交流,共同构建协同互补、深度融合的区域氢能产业生态圈和共同体。

  坚持安全规范,稳步推进。建立涵盖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体系,把安全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底线,强化氢能产业各环节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管理机制。落实氢能产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开发低风险技术、产品及工艺替代高风险产品技术工艺。推动建设氢能安全检测和标准化中心,为包头氢能产业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发展目标

  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3—2025年)和中期(2026—2030年)两个阶段,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近期:2023—2025年。

  该阶段为产业和市场培育期,到2025年,制氢、储运、基础设施网络、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等示范项目有序推进,氢能产业体系、产业技术支撑平台雏形初具,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氢能产业高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在产业规模方面,到2025年年底,全市绿氢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氢能关键装备制造产值达到200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力争达30亿元;在企业培育方面,到2025年年底,引进或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示范作用增强,聚集氢能企业超过20家,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站建设运营、氢气储运、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相关装备制造等领域优质企业10家,累计投资规模约50亿元;在应用推广方面,到2025年年底,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设加氢站10座,绿氢化工和绿氢冶金实现应用。加快氢能在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重卡、矿用车等,推进绿氢生产合成绿氨,探索开展氢冶金示范,促进重点用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2.中期:2026—2030年。

  该阶段为产业和市场成长期,到2030年,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氢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氢能产业链布局趋于完善,氢能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氢能产业高地建设深入推进。在产业规模方面,到2030年年底,全市绿氢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氢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其中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约70亿元;在企业培育方面,到2030年年底,形成一批国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制氢、储运及加氢站运营企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企业,聚集氢能企业超过30家,累计投资规模达到220亿元。整车企业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重卡3000辆,客车及物流车1000辆。在应用推广方面,到2030年年底,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以上,加氢站(包括合建站)达到30座左右。重型卡车、城市公交车、轻型物流车等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市政环卫车及其他专用车辆等领域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氢能在工业领域、分布式综合能源站、应急保障电源、无电区农牧民生活生产用能、草原病虫害防治及防火等领域的应用规模实现较大突破。

  表1 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3—2025年) 中期目标(2026—2030年)

  产业规模 绿氢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氢能关键装备制造产值达到200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力争达30亿元。 绿氢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氢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约70亿元。

  企业培育 引进或培育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聚集氢能企业超过20家;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站建设运营、氢气储运、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相关装备制造等领域优质企业10家,累计投资规模约50亿元。 形成一批国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制氢、储运及加氢站运营企业和相关装备制造企业,聚集氢能企业超过30家,累计投资规模达到220亿元。

  应用推广 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建设加氢站10座,绿氢化工和绿氢冶金实现应用。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重卡、矿用车等,推进绿氢生产合成绿氨。 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辆以上,加氢站达到30座左右,涵盖重型卡车、城市公交车、轻型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xibei/84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