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四川省)泸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7日)

  高效能推进住房重建。将住房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靠前服务、专业指导、倾力帮助,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贷款贴息、建材保供、税费减免等措施,以政府主导的力度、群众自主的热度、社会援助的温度,全力推进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在1月底前基本完成1454户D级危房住房维修加固,在9月5日前全面完成2487户统规自建住房重建;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得妥镇北头村、德威镇奎武村2个永久安置点建设,实现319户统规统建受灾群众入住安居。

  高标准推进设施重构。按照“标准提高、质量提升、服务优化”要求,积极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项目,全力争取上级支持,优先推进学校、医院、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加快交通、水利、市政、文旅、能源、生态环境等改造提升,优化城乡服务功能。实施住房重建和城乡建设项目27个、景区恢复和产业发展项目10个、公共服务项目38个、基础设施项目17个、地灾防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7个,坚决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高质量推进产业重振。坚持“创新理念、超前谋划、因地制宜、科学重建”原则,支持受灾企业加快恢复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永久安置点生产生活配套,借力海螺沟打造大贡嘎旅游圈“新样板”,积极探索得妥镇、泸桥镇、德威镇“大组群+小组团+特色产业带”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产业支撑、民生保障、全域恢复的灾后重建格局,大力提升灾区长远发展能力,推动灾区经济发展上台阶、群众生活提水平。

  二、持续补短增潜,振奋精神狠抓项目投资

  精准谋划和编制项目。制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需求补短计划,策划、包装、储备一批管全局、利长远、带动强的重大项目,确保储备项目库总投资动态保持在50亿元以上。瞄准国家省政策支持投向,切实提高项目谋划专业水准,通过建强编研团队、邀请专家指导、聘请第三方包装等形式,进一步提升项目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积极争取和招引项目。紧盯“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和涉藏专项申报,抢抓省、州实施民生需求、基础设施等补短计划的大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到位各级专项资金20亿元以上。加大资金争取考核力度,牢固树立全员招商意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京津冀、长三角,围绕物流运输、工业建材、食药加工、文旅融合等重点方向,继续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做到家家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低于10亿元。

  全力推进和实施项目。全力抓好3个省级、23个州级、40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运行。结合县级领导分线分片,进一步完善拓展重点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全流程跟进,提供“贴身式”服务,直至投产达效。加强项目工作调度,继续坚持“周会商、月拉练、季奖惩、年考核”。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项目审批监管制度改革,在审批环节坚决取消可以纳入监管环节的程序,做到“宽入严管”。

  务实服务和保障项目。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等监管,深化中介服务专项整治,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交易,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开辟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加强交通、物流、生产要素保障,落实税费、融资支持政策,确保项目快批快建。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三、加快产业升级,全面筑牢多元立体支撑

  推动生态农业亮特质。立足河谷地区“果菜油”、半山地区“果菜禽”、高山地区“林药畜”立体生态格局,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基地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大渡河流域产业带。全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培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20户以上;推广用好“天府乡村”“圣洁甘孜”公益品牌,全力打造“泸定樱桃”“泸定苹果”“泸定仙桃”“泸定花椒”“泸定生猪”等农产品品牌,开展农特产品“进浙江”“进成都”订销活动不少于6次,依托“832”扶贫消费等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上行;结合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得妥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极重灾区群众收入。

  推动现代工业再跨越。继续推进硬梁包水电站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7亿元,为2024年首台机组发电奠定坚实基础。全速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打造新型轻工业产业基地;加快落后产能清理淘汰,推进众诚混凝土、佛谷医疗器械等项目迁址重建,启动兴隆镇现代建材产业园区建设,新升规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产业集群。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亿元。

  推动文旅融合见实效。推进《泸定桥生态文旅商贸片区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启动泸定桥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沙坝游客集散中心改造,推进泸定桥景区创建国家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门营业化林“古道红村”景区、大渡河大桥超级工程蹦极项目,推进杵坭樱桃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理顺牛背山景区运营管理机制,增强景区带动能力。持续举办第十三届“红樱桃节”、“5.29”群众文化惠民等“四季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红色泸定·康养福地”品牌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1亿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76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