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湄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6日)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全力筑牢共同富裕基层基础。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惠农补贴政策,做好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持续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任务,提升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和整改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深化粮食节约行动,全力实施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严格落实生猪等“菜篮子”工程,切实抓好生产、保供、稳价工作。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突出山地特色、绿色有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扎实抓好茶园“三统一”管理、“五项检测”。实施湄江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耕地灌溉面积5.7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2%左右。保护湄潭翠芽、遵义红、茅坝米、湄潭红肉蜜柚等品牌。新增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治理。持续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治理全覆盖。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防汛抗旱和供水、配网保障,推进危房改造及住房安全保障。完善村(社区)自治机制,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发挥“寨管家”、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作用,深化“车不过十,礼不过百”,让文明新风润泽乡土,建设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

  (三)全面实施投资消费促进行动,全力构建共同富裕新格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坚持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社会投资。围绕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四化”产业基金、上级专项资金及稳投资一揽子政策,持续优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跑部进省”争资争项。持续用好“保交楼”政策。新建商品房3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三清理”工作,推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完善提升经开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大江大河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小河水库、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施等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争取兴隆经天城、永兴、复兴至马山道路新增省道入库,实现“镇镇通”国省道目标;力争实施S102高台至新南段公路大修工程。加快恢复提振消费。落实省、市促消费专项行动,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及农特产品“五进”行动,大力推进电商贸易。盘活繁荣“中国茶城”,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承办好省第15届茶博会、首届全国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等。打造茗城外滩、清华园、香江半岛特色小吃商业街区。促进养老托幼、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成县镇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强化“三区三线”运用。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镇“四改”,理顺城镇供水机制,提高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城镇宜居度。持续打造太阳城、香江半岛、万象步行街核心商圈。全力规范公共交通、农村客货运、维修等行业市场经营行为。实现城镇化率达56%。

  (四)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创新行动,全力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围绕盘活农地、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林地、园地等,推动各项改革由点到面。持续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等改革成果转化,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业设施用地抵押改革,更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实体化改革,组建旅投集团。以改革盘活国有和集体存量资产,畅通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推动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围绕融入开放通道、培育壮大开放企业、优化外贸产品结构,紧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茶叶出口贸易,推动生猪、蛋禽供港澳,带动辣椒、白酒、电子产品出口,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建立海外仓。完成农商旅集团万吨茶叶、遵茶集团精制拼配中心建设。新增海关备案基地10万亩,引进大型出口贸易和茶叶拼配企业3家以上。力争出口实绩企业达到20家以上,实现直接出口1.5亿美元,建成全省茶叶出口集聚区。重塑营商环境这一“立命”工作。深化“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持续开展“四下企业”“驻企指导员”“组团式帮扶”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要素保障、配套服务等问题。聚焦“三减一降两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完善“一窗通办‘2+2’模式”,全力打造“贵人服务”“遵满意”品牌。持续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湄潭样板”。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农高区创建。建设粤黔产业园。打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市科技项目55个以上;引进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4家。推进人才“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双培养”和“百村万名‘新农人’计划”,加强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合作,努力把湄潭建设成为更具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

  (五)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全力守牢共同富裕生态底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攻坚战”,全面推动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争取实施化肥厂污染地块修复、湄江水库环境整治等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塑料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补齐治污设施短板。完成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治理项目,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实现垃圾“零填埋”。建成投用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施。持续实施县城罗家湾排水沟改造工程,力争启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综合生态修复项目。持续巩固生态创建。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争取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70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