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两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主战略”“主定位”,紧扣“1558”发展思路,按照“五区平坝”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谱写现代化建设平坝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农业、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6%左右、16%左右、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3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单位地区生产能耗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调控范围内。
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宏观环境影响,有效衔接了“十四五”规划目标,充分估计了各方面机遇和挑战,既立足区情、量力而行,又自我加压、尽力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五个原则,全力争取更好的结果。一是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二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久久为功,在补齐发展短板上持续用力,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善作善成,努力让全区人民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三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特别是产业的大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提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四是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始终。增强底线思维,打好防范化解风险主动仗,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生态底线、安全底线、廉洁红线,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五是坚持把统筹协调贯穿始终。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规律,把国家所需、平坝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五区平坝”目标不动摇,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各位代表,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大环境中,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我们始终坚信,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咬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抓落实,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围绕实现预期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壮大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提质增量。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五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实施“千企改造”项目16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力争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抢抓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机遇,推动乐平通用机场航空应急保障基地、贵州省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中心、通航产业示范园建设,努力形成“一基地一中心一园区”航空产业格局。大力支持欣宇泰科、乾鼎科技、协力启航等企业发展,抓好黎阳国际上市培育工作。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巩固国家新型建材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果,推动康命源、国塑、黔峰等企业发展壮大,打造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管道管材集聚基地。加快隆相新材料、固达电缆二期、富乐森二期等项目建设,实现锡安氧化铝项目点火投产,支持台泥水泥发展。加快特色轻工业发展,继续实施名优白酒提升工程,加快平坝酒厂异地改扩建项目建设,支持龙黔威、赖仁等白酒企业加快发展,重振平坝白酒雄风。推动康和顺粮油、宏大、祖其、山牛等食品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金凤徕发展。加快基础能源建设,全力推动煤矿企业发展,实施大尧、石旮旯煤矿技改项目,确保梨树边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进一步释放大源、马幺坡、金源等煤矿产能,完成煤炭总产量100万吨以上。加快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实现三力制药二期投产,推动贵州花山医疗器械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中药材加工、医疗健康装备、生物制药等生命健康上下游产业,推进乐平新医药产业园建设。建强工业发展平台,全力支持安顺高新区、黔中新区加快发展,持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强园区污染治理,严把企业准入关,继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盘活闲置厂房,提高亩均效益。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把稳粮保供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粮食播面达29.2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3.5%以上。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认真落实“田长制”,持续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和撂荒地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种养业扩规模上水平,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方式,实施5个SPV农业产业项目,持续壮大蔬菜、大米、生态畜牧等六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依托德康农牧、大农科技等企业,推动生猪、肉牛、灰鹅全产业链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六个样板区建设,推动“瓜果飘香·生态田园示范带”和“稻花香里·水墨乡村示范带”发展,继续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产值3.6亿元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示范合作社6家、示范家庭农场11家。继续开展农技干部下乡行动。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争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9%以上。持续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