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1日)

  持续挖掘消费潜力。抓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丰富消费场景。统筹城乡,以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消费,在水城经开区、双水主城区和发耳、玉舍等乡镇引进一批休闲娱乐、餐饮购物、托幼、民宿酒店等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步行街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模式,逐步完善城市服务配套,营造浓厚便民商业氛围。激发消费活力。聚焦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精心组织谋划好第三届房交会、车展、旅游文化展演、美食节、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用活用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活动。鼓励群众改善性住房消费,激发房产消费活力。改善消费条件。支持即时配送等新模式,满足乡村消费需求。深入实施“快递进村”“互联网+水城产品”出山进城工程,鼓励农、旅、文等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预售营销,新增村级物流站点20个。全力推动“凉都三宝”“水城三锅”、文旅业态、工业产品等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持续关注扶持城乡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加快培育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带货达人、“网红”品牌!

  (五)坚持敢闯敢干,奋力推进水城创新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激发全区干事创业动力活力。

  推动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行动,逐步将鑫泰源、初好等企业培育上市。支持区属国企与央企、民企进行股权融合、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稳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重点改革。围绕财政税收、争资争项、清收借款、盘活存量资金、协助防范债务风险等专项,持续开展财政正向激励考核,对经济工作实行季度排名。创新搬迁安置方式,打通棚户区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房与商品房市场化的置换通道。深入推进找矿行动,加大煤、氧化锰等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力度,提交更多预期成果。抢抓锰等矿种零星矿产资源储量市场化交易改革机遇,推动区级采矿权市场化交易20宗以上。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民营企业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找空间、找资源、找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巩固“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成效,广泛推广“视频办”“异地办”“一证办”等惠民服务模式。健全区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营商环境服务和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整合国资、金融、营商等力量,统筹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打造更优质的水城营商环境。对本土企业和外来企业一视同仁,谁影响水城发展、破坏水城营商环境,就砸掉谁的“饭碗”。稳妥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持续开展市场主体助企纾困扶持培育专项行动,实施企业账款清理和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会。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6万户、净增1.1万户、新增“四上”企业65户以上,对助企纾困、市场主体培育贡献大的企业、作为大的单位及个人予以奖励。开展产业大招商。把产业招商作为头号任务,突出领导干部带头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首位产业招商等模式,全面掀起产业大招商热潮,力争引进优强企业30家、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力畅通开放通道,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支持企业开展铝精深加工产品、农特产品、服装等进出口贸易,力争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家以上、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元。

  (六)坚持底线思维,奋力防范化解水城风险。坚持把防风险、守底线放在各行各业第一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水平。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从严推进“打非治违”,巩固国务院安委会督导帮扶成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持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创建省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应急产业集群化发展。切实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筑牢地灾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三查”制度和“一体五位”责任包保,用好“人防+技防”,强化气象监测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采取“地灾搬迁+设置矿业权+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结合方式,探索推动煤矿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从源头上坚决防范地灾风险。守牢债务风险底线。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举措、攻坚的精神、高效的服务破解债务难题,持续推进“筹钱、清欠、转固、变现”专项工作,推动主体健身、担保清理、非标突破、责任落实。充分利用好中长期贷、固定资产贷、存量国有资产专项贷等政策,进行债务置换。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缓释债务风险。守牢社会稳定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完善提升社会治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坚持和完善每月研究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抓好公共安全监管,建成雪亮工程。坚决贯彻“五个零发生”工作要求,为水城经济社会提供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七)坚持人民至上,奋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水城民生。持续用发展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筑牢就业民生之本。坚持以稳就业为主线,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就业项目,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技能培训8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以上,“订单式”输出劳动力4.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77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