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提升。更新完善城市功能。统筹“改小区—改片区—改辖区”,推进老旧小区“应改尽改”、棚户区“能拆尽拆”、老旧住宅电梯“能装尽装”,实现145个小区环境升级、30个片区功能升级、11个辖区品质升级。完成“四街”燃气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建设。建立城区停车一体化管理体系,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推进城区公厕提标提品,让广大群众“方便之处更方便”。扮靓城市颜值。深入开展“四美”评选和城市软科学研究,把“靓山靓水靓立面”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提速环湖绿道“五馆两中心”建设,建成投用规划展览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增城市绿地50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6个,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化城市管理服务。以智慧应用赋能城市治理,完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丰富交通出行、设施养护、安全监测等应用场景。推进“四街四镇”同城化管理,实现公交一体化。深入实施清扫保洁质量提升行动,实现环卫作业“一套标准一把尺”。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争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
高水平提升城市软实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滨江小学、曙光小学建设,完成现代职教城、初五中、江口二小建设30%以上,完工云阳中学改扩建主体工程、幼儿师专梨园校区一期,改扩建学校108所,新增学位1.2万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创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所,实现数字资源应用全覆盖。深化拓展全市社区教育示范县成果,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强化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完善人才公寓市场化供给机制,落实激励政策,持续唱响“云阳英才”品牌,加快打造渝东北人才高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化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申报市级非遗项目2个以上。推进全民阅读,实现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农体工程、应急广播“四个全覆盖”。倡导全民健身,发展青少年体育特色项目,举办沙滩排球、山水铁人等全国性赛事。强化“兴云兔”城市IP推介及衍生产品打造,丰富“恐龙、龙缸”文化元素,做优“云阳礼好”品牌。提升环湖绿道文气和人气,做到“月月有节会、天天有活动”。文化体育服务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
(三)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抓实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强化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抓好“五指印江”建设。加快构建“两廊一厅六组团”空间结构,完工江上枇杷源、桃源人家等重要节点项目,引育龙头企业5家以上,推动“五指印江”田园综合体形成可视化成效。抓好“两园”建设。加快构建“一地、两区、五沿线”产业发展格局,新增艾草、菊花5000亩,打造云阳中药材现代产业园;聚焦农旅融合发展,实施水土保持、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完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5个,打造清水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四带”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快打造数智农业、柑橘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农耕文化4条农业产业示范带。抓好融合示范。建成黎明村农文旅融合园。打造A级田园综合体10个以上,梯度储备一批创A田园综合体,鼓励支持以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为目标的小型田园综合体建设。
提质增效现代农业。提升重要农产品供给品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播种面积140万亩、产量42万吨以上,蔬菜38万亩、58万吨以上。实施养殖业提升行动,出栏生猪90万头、山羊63万只、肉牛5.5万头。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3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55个,新建及改造高标准农田4万亩,新增耕地2300亩。农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提升特色农业效益。新增中药材种植1万亩,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2万亩。做优“天生云阳”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柑橘产业GAP规范化管理,新认证全国“名特优新”“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品牌15个。推广畜沼果、鱼菜共生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挥双龙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示范作用,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推广气象指数、价格指数保险。特色农业产值突破40亿元。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初加工在乡村、精深加工在园区”,健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全产业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引育农产品精深加工、辐照仓储企业4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00亿元。
更大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强化产业和就业帮扶,提高脱贫群众收入水平。激发农业农村活力。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入股经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实现“三变”改革覆盖率70%以上、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2亿元以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300家。评选一批“优秀农民”。改善乡村面貌环境。坚持“微整形、化淡妆、做自己”,深化以道路交通为主的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场镇美化亮化行动,实施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0个以上,以乡村环境“小变化”带动乡风文明“大提升”。
夯实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半小时通勤圈、半小时高速、1小时云阳”交通格局,深入实施“交通强县”,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江龙高速、巫云开高速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78%、65%;加快干线公路升级,完工通车龙角至普安、洞鹿至红狮、三坝溪至老城道路,桑坪至双土、红狮至龙洞干线公路项目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50%、40%,乡镇三级路覆盖率达到82%;实施“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实现“应安尽安”。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骨干工程建设,向阳水库完成交通复建和导流洞工程、启动大坝主体建设,幸福、柳园、荷花水库分别完成总工程量50%、70%、30%;全面完工洞青水源工程。实施长江支流综合治理11.5公里,长滩河市级示范河流通过复核验收。强化农业生产灌溉设施投入。深化智慧水利平台建设,新增在线监测点100个以上,实现“看水一张图、治水一张网、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栖霞至故陵35千伏线路增容改造,开工盘龙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220千伏电源点工程前期论证,推动县城第二变电站纳入规划。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构建“厂网统筹、供排一体”格局,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改造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厂20座,改扩建乡镇供水管网350公里,农村集中供水保障率达到95%,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监测全覆盖。新增天然气用户8000户,云阳镇、洞鹿乡用上天然气。建成智慧广电平台,实现5G+高清(4K)电视、数字应急广播全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