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建设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画好“三张图”,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全面启动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105公里、实施安防工程95公里,抗震安居改造500户以上。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改造农村卫生户厕4000座以上。
(六)聚力保护修复,在生态治理上实现新突破。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建设“绿美盐津”。
深入实施绿美行动。紧扣“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新建城镇口袋式公园5座。全面推进城镇、乡村、公路、河库等绿化美化,建成绿美乡镇1个、村庄46个,绿美公路57公里、河流33.9公里。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推动“林长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全力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确保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上级部门下达指标要求,地表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化肥和农药总体使用量零增长。推动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垃圾收运体系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建设“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落实河(湖)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统筹推进横江、白水江等河流生态保护修复,确保省控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乌蒙山等自然保护区管护,确保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完整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七)聚力改革创新,在环境优化上实现新突破。强化人才引育、深化重点改革、优化“五大环境”,努力营造更加高效、更加开放、更有亲和力的发展环境,全力建设“开放盐津”。
强化人才培育引进。实施产业急需人才引进、产业人才培养、园区人才汇聚、卓越企业家培养“四大工程”,深入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培养计划,引进紧缺专技人才20人以上。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行项目投资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和告知承诺,推动环评和能评改革,实现工程项目联合验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机制更加完善。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供销等领域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切实做到“一颗印章管审批”。积极探索“拿地即开工”“验收即交证”模式,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程帮办“绿卡”服务。积极推进水田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达80%以上,擦亮“津心办”服务品牌。
(八)聚力实事办理,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标注幸福“高度”,全力建设“幸福盐津”。
有效促进就业创业。积极培育“盐津大厨”劳务品牌,打造“盐津美食馆”地理标志品牌。抓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次,培育创业实体182户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750人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扎实做好盐津一中搬迁工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增加学位530个。推进上海新纪元合作办学和盐津三中“组团式”教育帮扶。抓好控辍保学和“双减”改革,保持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5%、小升初优质生源达65%,初升高优质生源达60%。
推进健康盐津建设。全力推进水田新区综合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后续迁建工作,确保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力争达到国家A档标准。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动态达标。全面落实“乙类乙管”方案,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强化社会保障供给。推进社保参保扩面增效,确保城乡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惠老阳光”工程,确保60%的村(社区)有养老服务设施。实施生育支持工程,实现每千人托位达3个。加大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力度。统筹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全力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支持本土文艺创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社科联、文联、科协、计生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审计、统计、机关事务、人民防空、老龄老干、民族宗教、地方志、档案、气象、水文、保险等工作。
(九)聚力防范化解,在安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安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全力建设“和谐盐津”。
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消防、食品、建筑施工和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 “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启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常态化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财政运行监测,持续推进财政解困示范县建设,牢牢兜住“三保”底线。规范和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科学有序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强化国有企业“降杠杆、减负债”,“一企一策”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开展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坚决防范房地产行业引发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