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开展开放合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提升年”行动,抢抓长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主动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补链责任,立足三大百亿产业园区,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个,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不低于20%。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系列投资促进活动,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抢订单,不断开拓境外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亿元以上。用足用好支持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系列政策,主动融入川南一体化、内自同城化发展,深化与自贡市大安区等毗邻县区的合作。
三、统筹推进美乡优城,不断促进城乡融合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南新区建设,持续开展筒子楼专项整治,实施河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项目16个,改造老旧小区49个,完成石油容器厂搬迁,开工建设邱家嘴立交桥南延线,实施学府路东段、滨江大道北段等市政道路项目,加快推进城南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等重点项目,改造燃气管网30公里,建成口袋公园2个,新增城市绿道3公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完善地下管网、防洪排涝等公共设施,综合施策解决城区内涝,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准备工作,全力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吸引力。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常态化开展“六净六顺”,完成白马、龙门2个目标镇年度任务。狠抓乡村建设,配合推进省道427改建工程,实施县乡道大中修21.22公里,完成龙门镇渡口标准化改造;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配合完成向家坝灌区内江供水管道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项目,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要素融合、产业融合、设施融合、服务融合、治理融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加快建设美丽中区。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严格管控扬尘污染、秸秆露天焚烧等大气污染,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巩固劣V类水库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全力推进市中区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和八一水库、桂溪河、朱家桥河、五凤溪、四美河等小流域生态修复,确保沱江干流等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治土壤化肥面源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大力推行林长制,加快推进全域绿化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持续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持续深化改革攻坚。积极争取国省重点改革事项在市中区布局,持续推进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四川自贸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改革试点,深化全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区属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确保至少1家国有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达AA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增收节支提效。统筹抓好金融、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主动融入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动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市中区转化实施,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持续深化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研发中心、科技平台落户,积极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壮大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0户,高新技术产值增长8%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开工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引才留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线上“一网通办”水平,确保企业开办实现立等可取、工程建设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全力推进区级政务服务综合大厅标准化和镇(街)便民服务站点“三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事项权力进一步向村(社区)下沉。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全年净增市场主体4500户以上。畅通政企沟通机制,推动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推行和创新包容审慎监管,精准把握行政处罚尺度,扎实开展招标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专项整治,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五、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服务,吸引内江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800人以上。大力推进全民参保扩面增量,巩固提高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积极落实人口发展战略和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做好“一老一小”关爱帮扶工作,加快推进市中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大自然老年养护中心。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残疾人、低保人员、优抚对象、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提升青年群体创新创业、安居乐业的城市功能和氛围,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大力发展文教事业。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内江九小迁建等项目,确保内江二幼新华园、内江二中城南校区建成投用,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310个。巩固“双减”治理成果,稳慎落实高考综合改革,支持天立学校品牌化发展,支持翔龙中学、内江十一中特色化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建好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阵地,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参加第六届市运会等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