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扎实推进服务业提标提效发展。促进旅游业全域全季全业发展,培育发展乡村、冰雪、文博、休闲旅游新业态,均衡扩大四季旅游规模和效益,确保旅游收入增长8%以上。推进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温都尔嘎查创建自治区级重点旅游乡村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多彩鄂温克休闲街区建设,加大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自治区级品牌创建力度。加快推动景区景点提质升级,积极融入“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战略,稳妥有序推进晨光生态园等建设项目。坚持“四季均衡、突出特色”发展思路,做好瑟宾那达慕等传统节庆活动,让游客多维度、全方位感受鄂温克四季旅游的风情魅力。打造呼伦贝尔市最具影响力的汽车服务基地,加快推进呼伦贝尔市交管支队全科考场项目,积极盘活海源汽配城,提高广恒二手车交易市场入驻率,完善中心城区充电桩规划布局,积极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和换电站项目建设。继续依托内蒙古民族体育中心做优马文化产业,助推享自然建设覆盖呼伦贝尔市全境到村一级的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养老、托幼、健康、家政等“幸福产业”,不断提高鄂温克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三)聚焦营商环境、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添发展动力。多维度强化科技创新、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全领域攻坚深化改革,大力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成长性和活跃度。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造最佳条件。健全完善重点项目投资建设沟通协调联络机制,做好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健全覆盖至嘎查(社区)的三级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体系。健全完善12345热线工作管理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工作,持续推进跨区域事项“跨旗市区通办”,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信息化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及债务管理制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化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加快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深入推进重大民生领域改革,落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深化事业单位职称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牧区改革,夯实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大国有闲置资产盘活力度,释放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精心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摸清家底、把脉经济,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兴蒙”“科技兴市”行动,支持内蒙古包氏机械研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认定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质量推动“双创”基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参评国家级优秀窗口。探索发展碳汇经济,搭建以林草碳汇数据库为核心的资源管理体系,紧盯CCER市场,稳步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储备,推进部分林场先行先试。全面落实各项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深入实施“鸿雁计划”“呼伦贝尔英才”工程,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地域全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过程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添砖加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草原围栏建设10万延长米、退化草原改良5万亩、人工种草综合治理4万亩。全面压实林草资源保护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林草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跨越。强化水资源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推动河湖“四乱”问题整治,编制落实“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实施中央财政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项目,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70万亩以上,切实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巩固提升污染防治质效。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有序推进煤电机组环保改造与用电新能源替代项目,继续做好燃煤锅炉日常监管与柴油货车治理,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设置12处地下水监测点,严管严控入河排污口。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大雁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推进苏木乡镇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项目运行。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收集和处理体系,实现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发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作用,牧区牲畜粪污处理率保持在85%以上。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巩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成果。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积极推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编制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行地下水单元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完善区域用水统计与监管方法,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进伊敏露天矿和扎尼河露天矿核增产能后绿色矿山建设及评估工作。全力做好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多规合一”及“一张图”信息平台搭建,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五)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不断提升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水平,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62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