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工业集群发展。坚持“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持续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晔兆冶金节能节水改造、衡科特种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围绕新兴产业延伸发展,加快旭阳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与新能源装配和集美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鼓励凯金、恒科、丰彦骄等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产品工艺,着力打造全区重要的锂电池全产业链产业园。集中精力做大以光伏、风力、储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推动三峡5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远景新型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依托金风科技风电机组、天顺风能塔筒叶片、天能重工塔筒锚栓、华商风电机舱罩导流罩等项目,引进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打造百亿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完善辉腾锡勒绿色经济开发区商都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推进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净地收储和标准地出让,促进项目高效落地,进一步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税收贡献。
着力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级“快递进村”全域试点工作,优化升级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活动中心、巨弘马铃薯小镇多媒体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成运营。着力构建电商物流、冷链配送等多种方式紧密协作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业与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支持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打造网红孵化基地,做强新时代“网红经济”,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极。探索实践“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参与、乡村民宿、度假康养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改造提升三大顷乡董家村阿尔泰七台,推动小庙子嘎查、公主城等民宿村、农家乐提质升级,加大不冻河景区和大石架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建设力度,引进有实力企业对全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培育高附加值旅游业态。
(二)强基础、提内涵,在改善城乡面貌上取得新成效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做好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加强城市设计、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加快推进2个老旧小区和200户棚户区改造工程,更新改造老旧管网73.8公里,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建保障性住房330套,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规划建设日处理80吨生活垃圾焚烧站和年处理20万吨建筑垃圾处理场。加快火车站改扩建、“两横一纵”道路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新上一批新能源客运车辆,鼓励居民绿色低碳出行。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决扛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责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足用好产业帮扶政策,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聚焦重点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联农富农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快防疫、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形成争相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打造文明乡村、善治乡村。
(三)促改革、抓招商,在推动创新发展上增添新动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扩展“双减”成果,完善各学段教育质量评价办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着力盘活集体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智慧医疗发展步伐,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
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大项目储备力度,谋划实施一批符合县情、增强后劲的好项目,努力争取更多上级资金和新增债券落地。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168亿元,完成投资22.1亿元。坚持聚焦资源抓招商,充分利用区位、绿色、政策优势聚企兴企,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围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推进以商招商、驻点招商、亲情招商、互联网招商多点发力,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招商新局面。全年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60个以上,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把长板做长、把产业链拉长。
着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政务、市场、法治、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有序推进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积极推进“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加强政务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好减负松绑“组合拳”,让商都成为服务高地、政策洼地、投资福地和创业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