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南地区
过去一年,我们自我加压拼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坚持把拼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精准落实稳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奋力赶超、争先进位,全区经济持续保持了承压续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8.6%,总量保持全市领先,增速排名前列,在县域经济专项评价考核中勇夺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5亿元,同比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1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亿元...
这一年,河池遭遇了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极为罕见的旱灾,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34.8万亩。我们果断应对,及时行动,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79.2万亩,实现总产量97.8万吨,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2%,均排全区第2位。
这一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市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加之旱情导致全市水电站发电量同比减少46.8%,工业稳增长压力前所未有。我们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一对一”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解决问题311个,尽...
一年来,我们夙兴夜寐、狠抓落实,经济发展干得如火如荼。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7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连续两年排在全市前列。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4%、4.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0.8%、8.8%、12.0%、2.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7.2%。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成功培育首...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7.7亿元,增长3.5%。在上级考核县区党委政府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7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1%,以及工业的5项指标共7项增速排名全市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4元,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53元,增长3.4%。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自治区平安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等一批荣誉称号。公安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钟山...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增速高于全国、全广西、全市,在广西111个县(区)中排名第33位。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6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3.9%、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亿元。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2家,总数达到195家,新增数量和总量均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37.9亿元。消费市场强劲复苏,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63.1%、58.0%。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广西排名第...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4.74亿元,增长3.8%,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4.9%、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54亿元,增长8.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②3.58亿元,增长1.17%。累计全年供电量7.93亿千瓦时,增长31.9%。银行存款余额137.51亿元,增长14.8%,增速排名全市第二。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6.75亿元,增长5.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增长4.9%。...
这一年,我们扛稳主责、抓牢主业、当好主力,攻克了一批检验担当的发展难事。沉着应对钢铁行业持续低迷、批发业龙头企业业务转移、债务风险加剧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四家班子领导挂帅出征,全体干部冲锋在前,投入包联企业、包保项目工作,把稳运行、增信心、添动力贯穿全年,以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有效遏制住经济下滑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2.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8%,比上半年回升2.9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5.1%、二产增长3.0%、三产下降2.1%,总体呈现出“一季度全面发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比前三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升0.4、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3.1%、2.4%,一产增速排全区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09亿元,其中税收完成21.35亿元,增长2.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3.9%,贷款余额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回看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在“数据”与“速度”上不达预期,但是在“质量”与“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4.3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7.0%;万元GDP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任务目标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以内。...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止跌回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944元和15787元,分别增长4.5%和7.5%。税收收入总量位居全区县级第二,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百色市前列。...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7.33亿元,同比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43亿元,同比增长2%,位列全区县级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89.14亿元,同比增长3.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9.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5%。完成企业培规入统65家,位列百色市第一。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平果继续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
园区平台能级加快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投资1800万元推进工业中路四期、污水外排管网配套设施维修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技术改造,完成标准厂房建设5万平方米。健全产业配套,锦鑫化工年产120万吨氧化铝、鲁桥甲醛产业化基地、桂泽化工高性能有机颜料、仓源人工智能工控电脑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
要素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深入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解决企业原材料、融资、用地、用能等问题88个,保障项目用地3963.62亩。培育新增四上企业2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
——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分别高于全国、全区0.9、2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三位。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8.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7%。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引进上海榕融氧化铝连续纤维等项目120个,投资总额791.5亿元,推动产业结构由“一铝独大”向“四轮驱动”转变。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保持全区前三,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排全区第一。
——乡村振兴持...
(一)聚力推动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添新动能。我们持续培育壮大“3+3”产业链,新增“四上企业”23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宏光纳米碳酸钙获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扎实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解决一批企业要素保障问题,企业反映问题答复率、反馈率、办结率均达100%。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成专家团队把脉问诊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国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行业年会,时泰纳米氢氧化钙、海螺石灰石等项目竣工投产,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加速聚链成群、蓄势待发。推动泰源铝系净水材料、珈玛特新型肥料...
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传统赓续。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总量再次位居全区县级第一、增速位居玉林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39元、增长4.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3919元、增长6.7%;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0.4%,道路、水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4.6%、8%,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增长22.3%。争取上级资金70.6亿元,其中专项债20.7亿元、连续4年位居全区县级第一;获得国债资金2.8亿元,取...
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工业投资总量完成921亿元、年均增长11.1%,新建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新增工业产能规模250亿元。华友锂电一期全部投产,总投资846亿元二期项目投资协议正式签署,华友产值超110亿元,成为我市第3家百亿企业。柳钢中金不锈钢冷轧项目竣工投产,膨润土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龙潭产业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成为我市第2个超200亿元园区。玉柴规模倍增工程扎实推进,玉柴混动电驱无级变速总成打破国外垄断,玉柴本地配套率上升至48%。广西香料中药材国际交易中心挂牌启用,成功发布“新华·...
工业产业稳步发展。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完成工业投资20.75亿元。纺织服装新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32.8亿元,在建项目52个,新开工建设南棉纺织、纯衣服饰等项目20个,实现恒昇科技、华智服饰等26家企业投产,同生纺织、诺兰服饰、润泰纺织等3家企业实现上规入统,时尚新区获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共建园区。实施“双百双新”项目6个、“千企技改”项目获列入自治区工程项目库19个,完成技改投资3.1亿元。达庆生物科技入选“科创中国”...
一年来,工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工业投资全年完成37.2亿元,总量排全市第一。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49家,连续三年排全广西第一。绿色化工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7.2%,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以绿色化工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设施农业加速集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排全市第一。设施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三分之一。全年共签约现代农业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67.7亿元,引进设施农业项目总投资额排全市第一。总投资12亿元的雪榕食用菌项目跑出3月...
项目攻坚加速推进。全区市级层面以上重大项目196个,总投资1261.13亿元,完成投资80.06亿元,投资完成率124.05%。灯山岭风电、伟鸿木业等65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盈康食品、富扬木业等31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顺翔羽绒、嘉华木业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土地征收5603.6亩,房屋征拆61203平方米,分别占年度任务100.18%、101.39%;石牛岭玄武岩、夏特装饰等47个项目实现净地交付。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入园企业63家。创新实施“亮榜授旗”制度,推动园区在建项目开工率从91%...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增速排全市第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全区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在稳步增长区间,在全市稳住经济大盘中彰显了港北担当。
——设施农业成效初显。把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筛选地块2万余亩,组建专班开展招商,新签约引进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20个,投...
——设施农业走出新路子。新签约投资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123个,合同投资额166.7亿元,天马鳗鱼、爱哒乐蛋鸡等88个项目开工,品品鲜食用菌、腾德肉牛等55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61.5亿元;投资12亿元的雪榕生物项目落户,一期实现投产。设施农业产值180.4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8.2%;小龙虾产量增长166.7%,食用菌产量增长36.3%,蛋产量增长32%,生猪出栏增长4.5%。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新签约项目282个,合同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达1112亿元;投资11...
这一年,我们锚定目标,承压前行,经济发展稳中见韧。经受住多种考验,牢牢把握经济恢复阶段性特征,顺应形势变化,打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组合拳,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8%,是全市唯一突破400亿元产值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8.9%,以上总量及增速均位列全市县域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1%,位列自治区县域第四。税收收入16.22亿元,增长28.3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和6.8%。
这一年,我们踔厉奋发,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
全区GDP完成392.67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自治区、钦州市的增速,财政、社会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九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市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增长7%。工业强区取得新成效,完成工业投资47.98亿元,增长46.2%,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工业投资先进市县、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推动工业企业上规入统成绩突出市县荣誉。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全年完成重大项目征地6969.25亩,签订房屋搬迁协议233户,迁移坟山2917丘,清表交地5572.24亩。率先在全市完成平陆运河...
一年来,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工业投资增长106.4%,增速排全市第一。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排全市前列。税收收入增长26.2%,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7.7%,存贷比为75.4%。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8%,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8.5%,经济复苏活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成绩斐然。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2.4%,连续6年获全区巩固脱贫成果(扶贫)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好”等次,连续7年在全区财政衔接(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中被评为“...
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8.73亿元,增长3.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0亿元,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209.40亿元,增长68.54%,增速排全区各县(区)第二,总量和增速排全市各县(区)第一;建安工程投资127.72亿元,增长57.34%,增速排全市各县(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8亿元,增长0.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56元,增长4.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6元,增长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