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聚力改善民生,打好幸福德保升级战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落实国家优化调整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对“一老一幼”、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等群体的健康服务,重点保障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看病就医需求。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镇安小学、第四初中、第二高中项目。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项目,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努力消除“大班额”,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品牌化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引进更多优秀教师。完善教师培养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持续开展“四季引流”就业活动,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完善就业平台信息对接,促进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落实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政策性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对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帮扶。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城关卫生院整体迁建、中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加强120院前急救能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扩大基层医疗服务保障网络,落实签约医生服务和一站式结报制度。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改革,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发展壮大中医药壮医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总体稳定,用足用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加强养老、低保动态管理,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征缴宣传工作,力争参保覆盖率达100%。加强社会保障数据共享,推进兜底保障和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化。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加快打造以德保矮马活动、南路壮剧、壮族马骨胡艺术等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精品库。依托德保马骨胡艺术等民间艺术载体,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巡演等活动。依托中国—东盟、珠江—西江经济带平台,推动特色优秀文化走出去,讲好德保故事。
(九)聚力高效善治,打好社会治理关键战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创建“双拥模范县”,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德保、平安德保。
严守公共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3+3+3”工作机制,强化执法检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抗灾能力。加强消防力量建设,织密消防救援站点,加强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建设,强化基层消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各类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坚持法治德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巩固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成果。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综合性示范点样板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抓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定落实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防范个人极端案件风险隐患专项行动,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贯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支持驻德保部队建设。加大对走私、涉毒、涉恐、涉边等跨境违法犯罪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德保。
三、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推动德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担当、更实作风,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增强施政本领,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政治执行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时代呼唤、身披战袍”的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二)强化责任担当,把勤政为民贯穿始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把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利民惠民政策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秉持法治理念,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厉行法治、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意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依法接受县人大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