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22日)

  加快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方向,紧扣“三原六茶”发展思路,加快出台配套政策,系统支持六堡茶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六堡茶产业年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把六堡茶打造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特色产业。加强六堡茶核心产区建设,统筹推进标准化茶园、集中连片茶园、种苗基地等建设,全市六堡茶生态茶园总面积突破35万亩,加快建成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集聚区、广西苍梧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国家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六堡茶科研基地、六堡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开展六堡茶产品开发等技术攻关。积极推动六堡茶数字平台建设,构建3个以上数字化茶园,建成2个数字茶厂。加强六堡茶品牌和宣传推介,以“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船古道”文化品牌为双引擎,聚焦国内、国外市场双向发力,举办系列茶事活动,进一步提升梧州六堡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健全完善六堡茶“四标”体系,加快实施《六堡茶出口规范》团体标准,为六堡茶打开东盟市场乃至更大国际市场提供更好支撑。深化茶文旅融合,编制六堡茶文化保护名录,讲好“茶船古道”故事,建设集赏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于一体的茶园综合体,发展茶艺研学、茶事体验、茶业会展等业态,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六堡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持续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4.8万亩,牢牢守住134.03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10万亩以上,产量70万吨以上。深入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加快万秀区乐一肉牛产业园、苍梧县温氏肉鸡产业园、岑溪市立华3500万羽黄羽肉鸡养殖及加工一体化项目、龙圩区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个以上,做大做强畜禽、蜂蜜、优质果蔬、桑蚕、中药材、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林业资源换产业工作路径,加快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油茶产业、林下经济扩面提质增效,新造油茶林6.1万亩。加强农业(林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9.8%以上。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新增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各5家以上。加强“两品一标”认证,认定绿色、有机农产品6个以上,广西农业品牌4个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防返贫守底线”专项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抓实产业帮扶,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投入产业的比例不低于60%。创新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包三十年试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蒙山县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实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建设书记工程,高质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新增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阶段性治理行政村28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6%以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以过硬举措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科教振兴。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统筹开展教育基础建设“十百万计划”,进一步优化学校规划布局,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0所,义务教育学校130所,普通高中7所以上,新增学位1.5万个以上,市第十六中学、市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等35所学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切实解决就近入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力争新增2所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蒙山县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国家认定。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自治区和国家评估验收。坚持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两手抓”,全面推动“双减”提质增效。加快县域普通高中发展,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力争高考“双一流”院校录取人数实现新突破。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二期、梧州职业学院新校区、梧州职业学院六堡茶产教融合学院、广西工商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全力支持梧州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实施强师惠师计划,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名教研员”培育工程,保障教师待遇,实现学有优教、教有优师。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快推进科技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围绕“5+2”重点产业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培育瞪羚企业4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15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70项以上。高标准推进政府主导的5个创新平台和10个龙头企业的研发平台建设,用好国际生物毒素研究中心、广西梧州制药(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谋划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新增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升促建”,争取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发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桂试验区分中心、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粤桂试验区创新服务站等平台优势,加快集聚大湾区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区域性“人才飞地”建设,打造“周末人才”计划品牌,力争引进培育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1个、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0名、落地项目3个。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生态,让每一个人才在梧州都有“用武之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66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