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面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0件、政协提案108件,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清廉河池建设。强化审计整改,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深入开展“提质效促落实,强本领促发展”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互联网+督查”,市政府层面规范性文件精简15%,全市性会议减少11%,切实减轻了基层负担。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顺应河池发展大势,全力把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认真理清发展思路,初步构建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面对疫情反复多变,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我们负重前行、负压前进,想尽了所有办法,作出了最大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成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全区第六,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全体居民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跃居全区前三,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提高到全区第四和第六,为河池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艰辛努力不同寻常,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极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全市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带领下凝心聚力、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驻河池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影响河池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存在的短板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抗风险能力弱;重大工业项目少,新兴产业成长还不够快,县域经济、现代服务业短板亟须补齐;科技和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有不少欠账,财政实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差距明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员创新意识、担当精神、能力素质亟待增强等等。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全力推动河池高质量发展。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六新河池”建设的重要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六新河池”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工业振兴、工业倍增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以扩大内需引领市场信心提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以开放开发平台引领改革创新驱动,以改善民生引领群众生活品质提升,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河池力量。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努力争取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我们要把“拼经济”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拿出“革命加拼命、奋战加奋斗”的勇气,采取“精准加精细、务实加求实”的措施,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奋力拼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准确把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任务。始终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成果的底线,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3+1”保障水平,坚定落实“五个全”防贫举措,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加强对7329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的帮扶,抓好排查预警,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持续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始终把聚焦产业帮扶、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成果的关键,持续推进农业“十大百万”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启动第二批田园综合体建设,争创1个以上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县(区)立足资源优势,推动资金、政策、资源向优势产业倾斜,加快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始终把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巩固成果的重点,用好用足粤桂协作政策,大力引进纺织服装、电子、玩具等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保持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42万人以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致富。深化拓展粤桂协作、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始终把保障资金资产安全作为巩固成果的重要课题,聚焦财政投入资金、资产确权、村级集体资产使用监管三个重点,探索脱贫攻坚期间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金、资产规范性管理办法,确保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不发生重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