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 柳州市城中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各位代表、同志们,在此,我代表城中区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城中区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着问题和困难:经济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民生保障和群众期望还有所差距;政府工作作风还需改进。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做精做细、压实责任,解决困难。

  二、2022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柳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三区”建设,奋力推动城中区跨越发展,谱写“品质城中”新篇章。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狠抓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环境引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将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压舱石”。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发展,为企业营造优质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

  全速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围绕自治区和柳州市政策导向,超前谋划和强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启动静兰中学等4所学校PPP项目。重点推动河东北片区开发,稳步实施牛车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将河东北片区建设成为柳州市重要的生态和谐宜居中心、产城融合示范片区。持续推动静兰片区开发,加快柳州静兰湾文体小镇项目建设,完善周边学校和路网等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大型滨江生态文旅城市综合体。全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2个,其中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9个,城区本级项目23个,力争完成总投资139亿元。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牢固树立“招大商”思维,围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现代农业、金融机构、文化旅游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先进地区企业,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招商体系,发挥以商招商优势。加大辖区存量地块推介力度,盘活存量资源。计划引进区外境内到位资金90亿元,新引进项目 40个。

  持续优化提升发展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大力推广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推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继续深化投资审批改革制度,规范投资审批程序,简化技术审查事项、项目立项和审批流程,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出台服务辖区企业造册动态管理机制,为企业提供“一个窗口”的保姆式服务。

  (二)坚持优化结构、融合提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做优做强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浪潮,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以持续健康发展第三产业为着力点,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坚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活力,出台相关企业扶持政策,参照消费节点、行业特性,组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助推企业发展,振兴我区消费市场。加快培育文化娱乐、健康养老、智慧生活等消费新增长点。加快培育一批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经济项目,打造自治区级夜间特色消费聚集区。重点打造楼宇经济示范点,以点扩面,招引优质企业入驻。增强数据化管理能力,完善智慧城中数字楼宇管理平台,提高引进和服务企业效果。

  加快打造城中产业园区。大力推动城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柳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紧盯龙头工业企业需求,引进相关创新型、高端服务型科技企业,助推工业优质发展。加快打造城中区环保产业创新园区,深化与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合作。利用园区集聚效应和企业群体效应,规划建设集科技研发、技术交流服务、创新技术示范、智慧信息平台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节能降碳技术科创中心、咨询服务集聚区、绿色金融服务区三大板块,打造面向柳州、面向广西的环保服务业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和推广中心。

  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打造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品牌,持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完善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多样化、立体化推介城中旅游,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和知名品牌酒店。发挥环江滨水大道网红旅游线路优势,推出非遗、研学、康养旅游线路,打造旅游集市、特色民宿、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假日旅游。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