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企入桂”:是指央企入桂、民企入桂、湾企入桂。
11.“两高两道”:是指高速、高铁、国道、省道。
12.“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3.“约法三章”:是指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14.“四风”: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5.“五位一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16.“四个全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1+1+4+3+N”:即一个政治保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个总目标,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四个新”总要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三个共同愿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N”即一系列工作要求,包括突出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以及其他各方面具体部署。
18.“东融”:是指以向东开放带动全面开放,使梧州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有机食品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使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依托中心。
19.“一城三区”:是指把万秀区打造成幸福宜居文旅名城、产业兴旺经济强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开放创新驱动先行区的奋斗目标。
20.广西党史上“18个第一”:是指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支部;第一个地委;第一个工人支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妇女支部;第一个全省性的党组织;第一个市委—中共梧州市委;第一个大学支部和大学区委;第一个女中共党员李省群;第一个地方团组织;第一个青年团支部;第一个青年团特支;第一个共青团地委;第一个全市性的工会;第一个妇女组织;第一个由党领导的全市性学生联合会;第一个由党领导的乡农会;第一个实现国共合作的城市。
21.“万秀红”:是指精品现代农业小番茄,发源于万秀区,通过绿色纯有机化肥,利用恒温恒湿空间,铺以适当光合作用培育种植而成,糖度达到12-16度区间。
22.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又称PPP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还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23.“七大政策”:是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
24.“九大”投向领域:是指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25.“一带三区多核”:是指一条红色茶旅研学产业带,西江、桂江、仙人湖三个茶旅融合示范区,多个千亩标准化六堡茶产业园。
26.“六大”关键环节:是指茶苗、茶园、茶企、茶师、茶市、茶城。
27.“双周”:是指周末、周边。
28.“33消费节”:是指广西壮族“三月三”前后开展的一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惠民活动,通过整合“政府+平台+银行+商家+企业”资源,采取发放消费券、购车补贴、优惠让利等方式,联合多平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从而促进消费快速增长。
29.“丝路电商节”:是由企业主导建立搭建多方位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直播带货,提高品牌适名度;组织跨境电商课程培训、经验分享会、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发展。
30.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是指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31.“四好农村路”: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32.“雪亮工程”:是指以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33.“综治视联网”:是指以综治视频综合应用为目的,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和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线网络,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产品并集成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业务,将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通讯、视频培训、视频点播、视频调解、视频信访、视频调研、信息发布等功能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应用可视化、智能化、扁平化的综合高清视频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