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三、优化结构,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努力抢占高点,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动能。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争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80家。探索建设无人机飞行测试场,助力产业集群发展。引进好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研发中心招商、境内外招商,精准招引央企国企、重点外资、龙头骨干民营企业。加强南山生命科技产业园、智园崇文园区等专业园区的产业规划,加速优势产业集聚。着力提质量。提高产业化技术升级资助上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遴选一批质量管理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订修订,争取更多竞争主动权。

  努力打造节点,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区域交通。开展西丽高铁枢纽一体化建设示范,配合推进深江、深汕、深惠城际等铁路项目建设,开通地铁12号线。启动沙河东路北延工程,建成南山创新大道示范段、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开建侨城东路北延段,推进滨海大道深超总段综合改造、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妈湾跨海通道建设。拓展对外贸易。按照“稳存量、扩增量、蓄能量,消堵点、优服务、降成本”的要求,着力扩大对外贸易,增强在“双循环”中的链接功能。支持“5G+智慧港口”建设,吸引航运物流业集聚,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拓展港货电商销售渠道,争取先行先试跨境电商进出口新业态。依托技贸基地开展无人机、医疗器械技术贸易壁垒研究,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四、勇担使命,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好平台。高标准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推进鹏城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港澳科技交流,建设白石岭深港科学园。继续办好西丽湖论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彰显大湾区特色、体现融合创新的论坛品牌。办好高校。支持深圳大学创建“双一流”,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办好医学院,开工建设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加快香港大学(深圳)开工建设,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成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聚好人才。实施人才“领航计划”2.0版,引进和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育好产业。大力发展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等7大未来产业。

  面向经济主战场。让产业链接创新。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式资助”“里程碑式考核”等项目组织实施方式,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校企融合,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向企业开放共享科学仪器,高质量建设科技情报信息库。让创新落地产业。加强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争取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分中心落户。促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支持建设一批新技术商用示范场景,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展柜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补短板。发挥大湾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EDA创新中心作用,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加快完善产业生态。依托南山—华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更多鲲鹏生态合作伙伴。围绕汽车电子等产业对传感器的重大需求,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努力锻长板。加快建设蛇口国际海洋城,支持赤湾海洋试验场和深圳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发展,打造“海洋电子信息+装备”等特色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从陆地走向海洋。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探索设立开放式创新中心和专业孵化器,持续推进小分子药CRO公共平台、益诺思安评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防控精准度,支持康泰疫苗研发和生产,巩固全民免疫屏障。开展疾病防控、高端医疗装备、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让科技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五、勇立潮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以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城区治理改革。进一步优化智慧南山CIM平台,丰富智慧城市智能化应用场景。升级基层社会治理线下工作平台,打造“1+8+101+N”服务体系。坚持整体规划、打包立项、精品建设、专业管理,全面统筹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校园环境提升等民生工程,提升项目设计水平、建设质量。深入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发挥国有企业作用,探索建立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完善创新链全周期服务。探索数据共享和数据资产管理服务,激发数据潜能和应用价值。探索同乐片区盘活利用先行先试,加快马家龙、南头直升机场等片区统筹规划发展。

  以扩大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抢抓前海“扩区”重大机遇。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助力前海打造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桥头堡”。积极对接香港新发展策略,支持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在前海试点备案执业。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加快国际化街区建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以市场准入、商事规则等为突破口,助力提升深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深汕特别合作区共建产业园等建设运营,加快产业协同、合作发展。

  六、科学统筹,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区内协调。推动北部与南部协调,加快深超总等3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提升老旧片区城市品质,实施蛇口渔港及周边片区改造升级,推动蛇口、赤湾片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宜业与宜居协调,通过市场收一点、成本降一点、政府补一点,推进物业管理进城中村,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聚焦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场所,以绣花功夫织补城市“里子”。统一改造公厕157座,督促相关业主整治提升社会公厕。推动区外统筹。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共建、劳务协作、人才支援和消费帮扶,强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34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