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8日)

  ——2024年2月28日在梧州市万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易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锚定梧州核心城区、商贸旺区、文化集聚区建设,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产业、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全区“稳”的基础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好”的势头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1.97亿元,同比增长1%;经济总量排全市第二、城区第一;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142.16亿元,增长6.9%,总量和增速均排全市第一。建筑业总产值42.2亿元,增长19.5%,排全市前列,本级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8%。全年出口总额9.1亿元,排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增自治区“单项冠军”企业2家,华南船舶获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县域新增15家规上工业企业,万秀区连续两年获评自治区工业投资先进县(区)和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工作成绩突出县(区)。三鹤药业、冰泉豆浆获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品牌,万秀区现有“中华老字号”6家、“广西老字号”10家,数量居广西前列。三威、黄埔化工分别获评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至30家,排全市首位。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万秀发展这盘棋的“尖锋”!

  六堡茶产业链发展开创新局面。推动神冠、允昇等生态茶园种植,年内完成茶园种植5006亩,六堡茶面积从2020年的1500亩增加到7400亩,增长了5倍,全市最集中连片的德保旺万亩标准茶园初现雏形。围绕梧州“茶船古道”百里绿色长廊“六堡茶”文化旅游节点布局,完成德保旺3个村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茶企扶优培强行动,依托三鹤、中茶等龙头茶企培育涉茶市场主体近600家,梧州茶厂、圣源茶业等企业在第三届消博会上得到广泛好评,“梧州六堡茶”品牌乘风起势,涉茶税收占全市90%以上,迎来了六堡茶发展的“春天”。

  文旅融合迎来新突破。骑楼城修缮提升工程全面展开,明朝两广总督府盛大开园,历史城区繁华再现。创新“文旅+东融”模式,与封开县成功联办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村BA、“六堡茶遇上杏花鸡”粤桂青年交流会点燃新热度。推出黄金粤桂农文旅手绘旅游地图,开通粤桂联合精品旅游线路,粤港澳游客量不断增长。新增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文保单位。河口村获评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凤凰村入选广西首批红色旅游重点村。联合苍梧县成功创建广西首个联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07.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86.6亿元,分别增长65.6%、49.2%,文旅消费热潮涌动!

  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新改善。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各级补助资金1.46亿元,开工建设53个城镇老旧小区、19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完善老旧小区公共基础设施,惠及居民群众6万人。扎实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稳妥处置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畅通城市路网,协助推进“两区四路”服务工作,优化提升塘源路、舜帝大道等一批市政道路。高旺路提质工程顺利竣工通车,以万达为中心的南岸城市功能进一步释放,“一江两岸”城市风貌逐渐呈现。城市形象和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各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6%。22个惠民工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新增学位630个,新增教育用地121.8亩,万秀区在2022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排广西第一。持续加强稳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21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69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3602万元,惠及12.37万人次,经济发展红利反哺民生事业持续释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按照区委三届四次全会部署,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

  (一)区链体系产业“兴”,经济发展提档升级。支持企业技改攻关,推进15个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总投资达25.4亿元。联溢化工电解节能改造等4个项目获列入2023年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计划。中茗茶业等7家企业获认定为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神冠胶原生物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盘活原压力容器厂旧厂房44.5亩闲置土地,成功引入宝石梦创园,进一步夯实宝石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新增第三产业上规单位21家。全力服务京东星辰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鼎极众创直播园,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41.6%,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额增长68.4%,排全市第一。六堡茶、人工宝石、冰泉豆浆等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3%,总量排全市第一。高旺万达广场入选广西十大夜购场所品牌。

  (二)重大投入发展“实”,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持续抓好项目谋划、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新谋划储备项目46个,总投资81.6亿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87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创历年新高,排全市第一。坚持全要素服务保障,完成建筑用砂岩矿项目用地保障工作。育湾食品产业园等22个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大石山建筑用砂岩矿等7个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面向大湾区完成(含园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76个,成功引进四类“500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排全市第一。其中本级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72.4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6亿元,完成率排全市第一。

  (三)改革创新动能“增”,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制定《梧州市万秀区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文件,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事项全链条通办,新登记企业网上办理率达10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有效发明专利653件,占全市57.5%,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数量均排全市第一。精准施策服务壮大实体经济,对全区84个重点企业、项目实现全覆盖调研服务,服务7家企业列入“工业流动资金贷”名录。依法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5亿元。发放“桂惠贷”8.24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591.89万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权利,新增年税收收入10万元以上企业167家。

  (四)“三农”扬优底板“固”,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9%。2023年防贫监测数据质量连续六期排名广西第一。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0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推进乐一生态循环种植养殖产业园建设,累计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个,总数排全市第一。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供深供港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数增至10个,排全市首位。秋葵、特色瓜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获央视宣传推广。城东镇获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0.3%。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8%。

  (五)绿色发展生态“优”,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城市工地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排放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PM2.5平均浓度优于考核目标。加大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力度,7个老旧码头和装卸点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落实好“河湖长制”“林长制”,修编12条河流和6个水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完成27个“四乱”问题清理整治,桂江—桂江一桥、西江—封开城上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超额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加快低碳绿色转型,重点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新增绿色工厂2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9%。

  (六)建功发展福祉“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优化教学供给,实施学前教育维修改造项目21个、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项目30个,6838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助力市红十字会医院成为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工人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妇幼保健院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万秀区养护院建设项目,引入社会餐饮企业开设3家长者饭堂,建成龙湖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服务站。成功应对11轮强降雨,万秀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获自治区评为优秀等次。森林火灾实现“零伤亡”,全区无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妥善化解矛盾纠纷874件,调解成功率99.9%。信访群众满意率达99.2%,排全市第二,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七)履职尽责效能“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标准做好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万秀区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加强与区人大、区政协常态化沟通联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件、政协提案39件,办复率均为100%。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区55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100%,获评广西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深入推进“清廉广西”建设,严格审计监督、财政监督,严守财经纪律,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三公”经费压减2.6%。持续精文减会,全区性政府会议压减27.8%,政务公文减少14.3%,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一年来,我们全力支持各条战线工作,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优化退役军人服务,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机关事务、地方志、审计、档案、保密、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社科研究、计生协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工商联。万秀区荣获自治区人民武装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和区直企事业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当力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达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低位运行,项目入库推进还需攻坚,市场和消费信心有待提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作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干部的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是新形势、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勇于担当不退缩,采取更加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1339”发展思路,全力打造“6+2+1”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打造梧州核心城区、商贸旺区、文化集聚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秀篇章。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5%、7%、8%。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减排降碳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统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工业倍增,支持林产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神冠胶原生物、西南特钢和志冠实业等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力促联溢化工氯化石蜡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做好烧碱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三威新材技改项目投产达效,促进林产化工绿色发展。扶持粤凯、一建司成为自治区级骨干企业,力促华茂矿业等3家企业上规入库。力争建筑建材产业完成综合产值77亿元。持续壮大胶原蛋白、冰泉豆浆、龟苓膏等特色食品产业,推进甜蜜家蜂蜜果汁生产线实现投产,支持三鹤药业完成易地搬迁,力争食品医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37亿元。

  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发展。做好宝石产业延链补链文章,依托国际珠宝城、宝石梦创园等项目载体,强化宝石客源引流,规范宝石销售秩序,引导宝石产业规范化发展。支持宁悟饰品、统阳饰品等宝石加工企业进行智能改造升级,力促宁悟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发挥万秀生态、康养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旅居康养等养老产业,全力推进神冠茶花山文旅康养城等项目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培育更多“银发经济”企业,依托“云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开养老服务产业新局面。

  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完善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引进和培育知名电商平台企业,支持京东星辰、修元健康、满分骑手等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深化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综合营收突破180亿元。大力支持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粤桂合作试验区与深圳科技产业园共建产业园区,配合南网储能、珠海科创等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重点服务科创10GWh新型储能全产业链研究产地、沐邦高科光伏新能源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光伏新能源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各位代表,产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兴则百业兴。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工业振兴取得新突破!

  (二)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树牢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建立在建、储备、谋划“三个百亿”重大项目库,力争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围绕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全力抓好纳入市层面统筹推进67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西南特钢高端轻工板材智能生产、三巨源六堡茶全产业链、乐一牛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做好协调对接,配合推进“两堤”“四路”岸线建设,推进德安防洪堤、东环路道路提升工程、高旺片区城乡联通(一期)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保障万达广场、美的·中央广场、光大·锦绣山河等房地产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建设,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按期竣工率。

  推动项目储备提质。加强项目动态储备,优化项目前期协同机制,扎实推进国际珠宝城、500千伏藤州输变电工程(夏郢)、夏郢镇片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骑楼城城市更新项目、桂江航道工程万秀标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入库,确保储备库项目保持100个以上。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跟踪落实各类签约项目,突出引进一批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全力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产业园、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新华电池地块、原天纺地块、松脂产业园、莲花山物流园盘活招商,推动盘活闲置资产和引进优质项目无缝衔接。力争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增长10%以上。

  推动项目谋划提效。紧盯政策导向,聚焦国家、自治区投资重点支持领域,以国债发行为契机,精心谋划一批有规模、较成熟的建设项目,做好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申报。重点围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领域,系统策划生成水利、教育、养老、托育、防灾减灾救灾、城乡排水防涝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谋划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以上,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

  (三)全力抓好服务业提质,加快推动消费回暖复苏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深挖消费潜力,着力营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供给,提振市场信心,全力促进服务业质效提升,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

  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以梧州市承办2024年文旅发展大会为契机,深化红色领航,充分发挥万秀区广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全地域、全产业链整合资源,力促凤凰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运。做好名迹保护修复文章,启动大同酒店周边景点建设项目,存续老城记忆。配合推进骑楼城、允昇府度假基地、粤剧文化中心等5个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南环路至桂北路片区历史名城街区项目落地。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深化粤桂交流,联合苍梧县、广东封开县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农耕文化旅游点,启动和持续推进思良江农耕片、“思委米”种植体验基地等项目建设。创新推出“近省游”“周边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引流推介力度,力争全年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9%、15%。

  扩容升级商贸物流。持续补齐商贸物流短板,推进自治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推动圆通梧州集运中心、蜂蜜水果冷链初加工等6个项目竣工。推进城镇商贸服务中心及农村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打造城区、镇、村三级联动商业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寄递物流村村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动塘源片区、城东片区、大漓口片区综合港口和砂石骨料运输廊道建成投运。依托塘源、李家庄作业区,培育发展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力推西江远驰、华运、恒大等物流企业年营收增长10%以上,力争商贸物流产业实现营收总额190亿元以上。

  激发释放消费潜能。实施服务业提升攻坚行动,推动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延伸。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回暖复苏。挖掘乡村大集消费潜力。发挥旺城、太阳广场、万达广场、国泰等商圈带动作用,强点扩面推动龙山路、东正路、丽港商业街等特色街区丰富业态、提升能级,积极推动万达和鸳江丽港申报自治区级夜间消费聚集区、自治区级步行街。提档升级“原字号”、转型发展“老字号”,盘活双钱龟苓膏等“中华老字号”资源,打造六堡茶、纸包鸡、龙舟腊肠等一批特色伴手礼,推动老字号焕发新活力。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

  各位代表,春节期间,我区文旅市场再现蓬勃活力,市民游客出行、消费热情高涨,我们要实施更多促消费举措,打造便捷、舒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持续呈现人气满满、消费兴旺的繁荣景象!

  (四)全力抓好乡村振兴,加快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力争一产增加值增长6.5%。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压紧“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储备土地资源。开工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加强对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双季稻轮作试点等一系列扶粮政策宣传与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中有增。做好肉蛋蔬果等农副产品保供稳价。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行动,支持蔬果、蜂蜜、思委米、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突出龙头引领,加大重大项目引进和培育,重点推进军仔家庭农场生猪养殖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项目、华顺达蔬菜基地等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等现代设施农业种养模式,力争蔬菜产量增长8%以上。深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乐一牛生态种植养殖园建设牛羊安全检测中心及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发展成为具有适度规模、良好效益、联农带农的产业,全力争创自治区级现代特色核心示范区。科学发展“桂味”预制菜。加强玉桂、河粉、茶油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擦亮“思委米”“百年河粉”等品牌。

  做优做强六堡茶产业。加快生态茶园建设,完成2000亩茶园种植任务,力争生态茶园面积突破1万亩、首批“头采茶”面积突破1500亩。落实涉茶规上企业、新上规入统茶企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梧州茶厂、中茶等龙头茶企品牌影响力、带动力,鼓励一批专业茶企创新营销渠道,力争涉茶市场主体数量超650家,规上茶企超6家。打造集聚150家茶叶商铺的丽港茶城成为广西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商圈。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广西第一农村党支部、万秀多贤“茶船古道”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德保旺茶旅融合发展产业园门户—宦家湾“茶船古道第一湾”和茶园产业道路建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有效衔接政策,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稳定增收。认真谋划产业帮扶项目,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0%,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行政村6个以上。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政策时机,完善提升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打造一批精品村、示范村、提升村。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积分制、清单制工作,完善镇村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五)全力抓好改革创新,加快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坚持以改革“破题”、用开放“破局”、拿创新“引路”,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面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推动重点改革再深化。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优化政府部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国资监管,不断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农村“三资”管理。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夏郢镇各村铺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桂惠贷”政策实施。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再扩大。发挥毗邻广东优势,积极融入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先行区建设,加快打造粤桂省际共融廊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产业衔接、交流合作。重点推进玉桂产业合作园、岭南康养胜地等一批省际“共融”优质项目,实现规划联通、资源联享。大力推进万秀城区和粤桂园区政策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综合保税区平台优势,培育壮大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推进跨境电商多模式发展,助力中药材、金属等大宗商品及人工宝石等特色商品“走出去”。加大外贸企业培育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亿元。

  推动科技创新再提级。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强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培塑核心技术竞争力。深入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培育壮大创新企业群体,支持农垦茂圣茶业等企业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联溢化工等企业申报自治区级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广西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支持企业绿色转型,重点围绕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力争本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0%、20%以上。

  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逐步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要素统一。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持续优化涉企服务,不断提升“免申即享”服务水平。动态优化指挥部、工作专班等指挥体系,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31条意见及广西中小微企业海外信用风险保障政府支持计划,帮助企业降低用电、用气成本,解决用地、资金、用工等要素问题,用“妈妈式”服务理念打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助力企业达产满产。解决好重点招商企业人才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六)全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区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

  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开展城区改造升级行动,改造教工宿舍、翠湖居等58个老旧小区,不断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恒华路建设工作,打通衔接河口至夏郢公路“最后一公里”。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开展农村道路“三项工程”,加快推进旺甫至狮寨(万秀段)提级改造工程,确保群众出行更便捷、更畅通。加快特色城镇、街区建设,支持城东镇打造“东融”强镇、龙湖镇打造商旅强镇、夏郢镇写好“红”“绿”两篇文章,鼓励各街道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推出富有万秀风韵的城区新名片。

  高效能开展生态治理。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强化江河源头和重要水源地保护,保护提升西江、桂江、思良江流域特色生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重污染天气攻坚、碳排放核查和扬尘管控,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96.7%以上。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源头防控,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规范矿山治理和开发,强化重点环保企业监督执法,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全力推进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高质量提升治理水平。实施城市精细管理行动,依托列入市级试点的中山社区、大学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圈一策”推进居民“家门口”“家周边”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幼圈、文化休闲圈等圈圈相融。以创城为契机完善“数管平台+街长制+智慧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聚焦问题找准群众需求,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倡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志愿服务。巩固创卫成果,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梧州市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万秀力量。

  (七)全力抓好民生事业,加快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民生保障更安心、公共服务更暖心、百姓生活更舒心。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振兴小学扩建、光大幼儿园建设等一批教育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河东片区学校布局,努力完成教育提质三年目标任务。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农村学生午餐热食全覆盖。大力推进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改革实验区、自治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工作,逐步扩大优质幼儿园覆盖面。大力推进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教师关爱激励,提升教师队伍学科专业素养。增强“双减”联合推进机制落实,确保“双减”力度只增不减。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支持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促进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开展“技能广西行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85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继续开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新业态从业者参保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深化医疗改革,推进紧密型医联体体系建设,大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争创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悉心关怀“一老一小”,健全完善养老、育幼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鼓励积极生育。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各位代表,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八)全力抓好风险防范,加快推进平安万秀建设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决防范各类风险。聚焦平安万秀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始终保持对“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提升信访化解水平,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监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强财政运行监测预警,科学安排支出预算,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强在建项目预售资金监管,加大房地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强化全域执法、行刑衔接和隐患警示曝光,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建成智慧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应急处置与监测预警信息流转响应机制,推进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消防救援、森林防灭火等能力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建实建强人民武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高位推动,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积极打造提升“中共广西组织诞生地”——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大同酒店旧址等纪念设施,努力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需要以更高标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以新气象、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新答卷。

  坚持忠诚为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当好“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梧州市和区委的工作要求,确保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走样。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坚持务实勤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认真工作只是合格,用心工作才是优秀”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区委三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本领,在抓经济、稳增长、促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政务督查,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落地落细。把高效办事与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实行“组团式”“打包式”督检考,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坚持廉洁从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三公”经费、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勇于自我革命,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让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梧州核心城区、商贸旺区、文化集聚区建设,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万秀而团结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老字号”: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村BA:指草根篮球赛事,参赛人员大多是22岁至40岁的村民,包括当地务农、做点小本买卖,有的在外务工、回村参加比赛。

  “两项补贴”: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照护困难问题的重大举措。

  “千企技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推动全区工业企业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

  四类“500强”企业:即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这是党的十八大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

  有效发明专利:指专利申请被授权后,仍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

  “桂惠贷”:即从2021年至2025年,自治区每年统筹各级财政资金40亿元,按2个或3个百分点贴息,争取撬动金融机构新投放贷款约2000亿元支持企业发展。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也称为尘埃或飘尘。PM2.5不仅包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还与其他的空气污染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河湖长制”:即河长制、湖长制的统称,是由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治理和保护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林长制”: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乱”: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339”:即坚持一个总目标,做好三篇文章,深挖三大潜力,发展九大产业。一个总目标: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万秀新局面;做好“三篇文章”:做好“红色”“共融”“绿色”文章;深挖“三大潜力”:深挖资源潜力、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镇化潜力、民生建设潜力;做强“九大产业”:加快构建“6+2+1”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食品医药、建筑建材、光伏能源、六堡茶、林产化工、商贸物流等六大支柱产业,提质文旅康养、科技宝石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

  “非农化”“非粮化”:指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或改种非粮作物,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的行为。

  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指建设10个以上示范引领乡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整治示范自然村。

  “三项制度”:指国务院针对国企的三项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以及人事部三项制度改革: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

  “五个一”工作机制:即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1次经济工作;四家班子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或重大项目推进会,研究“6+2+1”产业及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党政班子成员每季度带队跑1次以上自治区争取项目资金;各大产业指挥部统筹每季度外出招商1次以上,盯着目标去、带着任务去、冲着实绩去;各级各部门每月梳理汇总1次政策学用措施、资金项目争取情况,确保工作有组织、有纪律、有实效。

  “三项工程”:特指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和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两个确立”: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0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