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得到新提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务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提案98件,办复率100%。建立抓落实工作机制,对重大事项、重点任务、重要工作,实施立项、督办、问效全程闭环管理,政府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枚印章管审批”划转率85%,“互联网+监管”数据入库率100%,“双随机”监管覆盖率95%。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一般性支出压减10%。坚决扛牢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国防、双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红十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远超预期,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平单位,向关心支持平鲁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一煤独大”、“一企独大”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高质量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疫情反复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依然强劲;民生保障、城市管理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污染防治、生态治理任重道远;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为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建设“一区两城”,写好“两本答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稳”就是要稳定经济运行、稳定市场预期、稳定民生改善、稳定社会大局;“进”就是要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特别是调结构、转动能、转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区委立足当前新形势,深刻把握“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提出“突出党建引领,建设‘一区两城’,写好‘两本答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创新局面”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勇于迎接挑战,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平鲁的各项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平鲁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希望!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发展。主动担当能源大区政治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推动芦家窑、森泰、大恒等6座煤矿核增产能960万吨,确保全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坚决完成保供任务。大力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年内完成大恒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党新、国兴、冯西等19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改造,进一步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加快推进安太堡2×35万千瓦电厂建设,确保中电投2×100万千瓦电厂全面并网,力争全年发电量达到320亿千瓦时。
推动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壮大。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以低碳硅芯产业园为主阵地,努力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新支撑。加快培育低碳硅芯产业,依托我区独特的绿电优势,聚焦“新能源+新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运营与硅芯产业深度耦合,大力推进北京永昌、三元硅基、朔州光福、晋楚三熹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金属硅、多晶硅、单晶硅、大硅片、高端芯片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倾力打造“001号低碳硅芯产业”品牌。加速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加快300万吨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普勤低热值煤分级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方向转变。全面壮大“新能源+储能”产业,围绕新能源和储能规模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谋划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农光互补”产业示范项目。重点推动总投资55.7亿元的平朔矿区风电、蒋家坪风电等10个风电项目,总投资31.3亿元的国电海丰、格盟新能源农光储氢一体化等6个光电项目,总投资51.6亿元的神头、海泰等8个储能项目,逐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依托北科大冶金学院、中石化石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发展碳基新材料、固废新材料产业,加快推动总投资15.5亿元的华朔德光碳基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确保晋坤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剂、昌昕高岭土深加工、北新建材纸面石膏板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围绕矿山机械制造、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总投资4.3亿元的江苏林科矿山机械设备、华电重工光伏支架、海泰光伏组件二期、三亚泛海防冻液和抑尘剂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依托低碳硅芯产业园,加快推动总投资1.5亿元的综合能源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成运营,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布局为契机,推动建立北方能源和碳计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