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城一区一园四地”:建设精致宜居县城,建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太岳板块高效绿色能源集聚地、氢能发展高地、“核桃+”特色农业示范地、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
3. “临汾优选”:临汾市委、市政府发布的集农文旅为一体的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产品涵盖果品、菜品、酿品、饮品、畜产品、主食糕品、乳制品、功能保健品、化妆品以及文创产品等。
4. “十个一”文旅深度融合:重构“一景区”,唱红“一首歌”,跳火“一支舞”,宣传“一歌手”,设计“一微表情”,传唱“一故事”,编纂“一本书”,研发“一文创”, 创建“一平台”,打造“一公共品牌”。
5. “两强三美”:支部强、产业强、家园美、生活美、风尚美。
6.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7. “清化收”: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
8. “两癌”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
9. “四方”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10. “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1. “四查一倒追”: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严格落实企业自查、部门排查、领导检查、专家抽查和倒追安全责任的工作机制。
12. “五抓五管”:具体指安全生产工作,谁抓谁管、精抓准管、齐抓共管、严抓硬管、常抓细管。
13. 市政府“三个文件”:为抓好岁末年初有关工作,2022年11月24日,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经济运行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临政办函〔2022〕37号)、《关于在全市政府系统开展“冬季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22〕46号)、《关于加快推进2022年省市重点项目、做好2023年项目谋划及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22〕47号)三个文件。
14. “12个重大问题”: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省委书记蓝佛安提出的事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12个重大问题。
15. “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6.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17.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8.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9. 四个项目库:项目谋划库、储备库、推进库、建设库。
20. “四个专班+五个一”工作机制:“四个专班”指招商引资专班、优化营商环境专班、项目调度专班、项目督查专班;“五个一”指“一班领导、一项重点、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21. 中试基地: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而开展中间试验的一种新型科研开发实体。
22. “三个一批”: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
23. “7+N”区域评价:“7”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文物保护评估等7项区域评价科目;“N”指除以上7项科目外,根据开发区功能定位和产业集聚特色,结合实际依法确定的其他必要的区域评价科目。
24. 链长制:指以领导挂帅担任链长,通过充分发挥党政一把手集聚内外部资源的能力,提升一个区域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5. “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26. “五有”套餐:让投资兴业者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搞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做前期有“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便捷服务,跑手续有“7x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对未来有“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
27. “三无”“三可”:打造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营商环境。
28. “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9. “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0. “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活动:以“早餐会”的形式,面对面解决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题;以“下午茶”的形式,针对性解决中小微企业培育发展问题、融资难题,提高中小微企业对各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以“夜沙龙”的形式,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交流互动平台,推动更多青年人创业,促进市场主体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