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7日)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积极谋划农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推进100个村管网铺设、道路硬化;谋划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改厕成效,新改户厕2500座,落实农村环卫保洁监管机制,健全垃圾治理体系,实现压缩式中转站全覆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6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建成11个省级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做好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抓好产业帮扶,提升脱贫人口收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五)聚力改革创新,环境优化,擦亮更好更优的营商“新名片”。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开放创新路,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以环境强引力,用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激活永年发展“一池春水”。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试行标准地出让,推行预审快批,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擦亮“永心办”金招牌,推广政务服务“六办”模式。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智慧化改造办税服务厅,升级办税体验;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实施农村托管服务模式改革,激发乡村发展内在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国智机械和固耐安在新三板挂牌,新增5家企业进入市级上市后备资源库。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特派团等政策,梯度培育科技企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创新平台1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由B类向A类跃升。支持永洋、硅谷、喜力德申报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强化人才驱动引领,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让更多“千里马”来永发展、在永成长。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搭建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培训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壮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进出口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组建冀商联盟,新建3家海外仓、3家国际展示展销中心;积极引进外资项目,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完成1050万美元,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0家,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

  优化升级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是永年发展的“稳定器”,民营企业家是逆势奋进的“真英雄”,要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获得感作为最大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巩固拓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活动成果,开展“三助三纾三优化”活动,力促营商环境迈入全省“第一方阵”,以便捷的审批、用心的服务、优越的环境,吸引更多外地永商回乡创业,招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永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市场主体规模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六)聚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厚植护绿建绿的生态“新底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永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呵护“一片蓝天”。持续开展精准减排、臭氧管控、全域控尘、“散乱污”动态清零等攻坚战,以科技创新、改革创新、机制创新为支撑,运用法律、市场、技术等手段,科学调控、综合施策,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力争退出全省“后三”。守护“一汪碧水”。开展“四河”生态补水,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南水北调和15个“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厂、大北汪碧洁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饮用水水质100%达标。保护“一方净土”。实施“减量增效”行动,持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肥料当季利用率达到41.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8%以上,确保土壤安全利用。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实施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有效调蓄水面,缓解枯水期生态用水紧张状况;启动洺河生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洺河龙泉缓洪工程前期手续,年内开工建设;完成洺河东洺阳缓洪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早日开工建设。巩固提升地下水压采成果,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植树11万株,全力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双碳”要求,持续优化产业、交通、能源结构。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创A行动,推进城区周边企业退城入园;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工作,优化交通路网结构;积极推进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扩大绿色能源应用。培育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使绿色成为城市发展底色。

  (七)聚力风险防范、平安建设,谱写长效长治的治理“新篇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全力建设“法治有序、安定和谐”的平安永年。

  筑牢金融风险防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管好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入开展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整治,有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坚守安全发展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应急指挥中心功能,谋划实施西部山区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处置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9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