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稷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6日)

  聚焦“一青壮”,着力推进稳岗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创业带就业。加快推进公共实训基地竣工投用,帮助群众靠技能实现就业增收。投资0.3亿元,建设创业就业综合体,打造集零工市场、众创空间、劳务服务等为一体的高水平“双创平台”,让“零工等活”不再站马路,让就业创业服务更加有温度。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扩面成果,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八)强化“三个支撑”,全力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改革是活力之源,创新是核心动力。要树立“四敢”导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为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让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用好改革攻坚“关键一招”。加快实施一批突破性、全局性重大改革事项,以改革应变局、开新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狠抓营商环境3.0版改革落实,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乡镇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明晰执法事项,健全执法体系,厘清执法边界,持续完善协调联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机制,全面提升乡镇综合执法水平。深化开发区改革。深入开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向开发区赋权再升级,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深化内审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职能作用,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严格执行,真正起到助推项目建设、节约财政资金、防范化解风险的积极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实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税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促进应收尽收。深化土地攻坚改革。扎实推进“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对西社工业园、城西工业片区长期闲置的土地,坚持一地一策、清理盘活,全力破解项目等地和土地闲置的双重困境。开展城西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行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退城搬迁和入园标准,率先启动世纪建材投资3亿元的13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首选建材投资1.2亿元的150万m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易地搬迁项目,推动城西板块蝶变重生。同时,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消费体制、供销社、殡葬等领域改革,加快建设投资0.34亿元的公益性公墓和投资0.21亿元的殡仪馆补充工程。

  激活创新驱动“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引育高端人才。用好县校合作“12大基地”,深化“运才兴运”专项行动,以“百名院士稷山行”为抓手,优化“引”“用”机制,加大项目引才、待遇留才力度,培养转型发展和生产一线急需适用人才。打造创新平台。用好翟店园区国家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平台,加快以超硬材料产业为支撑的省级“双创”基地培育。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高校科研延伸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智库合作基地,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技术攻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用好“揭榜挂帅”制,落实好《稷山县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相关领域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形成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坚持“育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打造市场主体“十大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民营科技企业2家,“小升规”企业4家,“晋兴板”挂牌企业2家。

  扭住对外开放“第一口岸”。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主动走出去,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以及国家级开发区、区域中心城市等,在产业合作、产品输出、文化交流等各领域深化对接合作,不断拓宽稷山与县域外各领域的对接沟通渠道。培育外贸主体,发展外贸业态,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以更多的信息资源、项目资源、人才资源为县域发展援引外来活水,进一步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九)坚守“三条底线”,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局面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全力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抓实疫情防控。落实疫情防控“乙类乙管”各项政策要求,加强儿童、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及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保护,做好养老院、中小学等重点场所和特殊人群管理。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网作用,建立分层分类收治机制,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强化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抓严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强化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充分发挥安委会统筹协调作用和14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持续深化危化品、非煤矿山、工程建设、道路交通、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散乱污”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推动投资0.61亿元的智慧应急平台建设项目,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科学有效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8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