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强大动力。坚持以改革优化制度供给、以开放拓宽发展空间、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厚植引领未来的发展胜势。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继续落实“4句话32字”要求,纵深推进扭亏减亏、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继续推动12户国有企业改革,启动静新工贸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加快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机制运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和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释放改革活力。
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健全综合统筹、规范透明、约束有力、讲求绩效、持续安全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地方税体系,落实落细税费政策,深挖税源增长潜力,培育经济税收发展新动能,兜牢“三保”底线。加快推进存量资产盘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重点盘活市政基础设施、文旅景区等项目资产,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紧“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关口,坚决把一般性支出压下来,加大对大事要事项目的支持力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实金融改革化险。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规范投资决策,加强内控管理。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完善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做好农信社化险后续工作。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建设,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健全以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和服务更多下乡支农。提高保险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
(七)加快绿色转型,共建生态文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体现静乐担当。
扛牢“一泓清水入黄河”政治责任。坚决贯彻落实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持续推进汾河清废行动。深入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不断完善“12355”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实施河湖岸线生态化改造,全面完成3个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东碾河漫岩至青龙庄段河道治理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源涵养能力提升项目,完成4600万元尾水湿地净化项目。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加快建设杜家沟水库及引供水工程。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做好节能减排“蓝天”文章,坚决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大力推进散煤清零工程。全面完工河东热源厂扩容工程、70兆瓦扩建项目,谋划实施河西热源厂2*29兆瓦+58兆瓦锅炉煤改气项目,实施清洁取暖“煤改电”工程3600户。做好净水减污“碧水”文章,落实“河长制”责任,深化“五水综改”,细化“四水四定”举措,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达效及保温提效工程,确保达标排放。扎实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16个农村“千人供水”饮用水源地划分及保护等涉水工程。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加大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力度,提升水质预警监控能力,确保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做好固废防治“净土”文章,加强历史遗留矿山、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动土壤污染调查全覆盖,实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实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再提升行动,抓好“一废一库一品”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坚决抓实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黄河(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确保整改见实效,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生态静乐”,抢抓生态省建设试点机遇,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落实“林长制”责任,实施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工程1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000亩。完成森林抚育5000亩、经济树种种植1000亩、森林乡村建设40个,打造庆鲁村、黄金山生态流域示范样板。大力推广适地适树工程,支持发展林业经济,种植山楂、西梅1万亩、油松41.6万株,夯实全县生态防护体系和绿色发展基础。
(八)聚焦民生事业,增强群众福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切身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谋划实施第六幼儿园项目,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确保全县公办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60%。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实验中学收尾工程。加快启用新静乐一中校区,推进高考改革,全面振兴县域高中。积极争取新职业中学项目,开办具有静乐特色的专业学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人群就业。落实各项纾困政策,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以工代赈,推动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全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促进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