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3日)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对照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经济全面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传统产业转型慢、新兴产业支撑弱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市场主体总量偏少,民营经济活力不足,国企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存在明显短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干部工作能力不足,担当精神缺乏,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任重道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需久久为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系统谋划、主动作为,采取更积极、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当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但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优势叠加的历史窗口期、转型升级的决战决胜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争先进位期。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前所未遇的风险和挑战,也拥有赢得主动、开创新局的机遇和优势。全区上下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解放思想、革故鼎新,在精明、精细、精品上下功夫,在高端、高质、高效上出实招,精耕细作“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精雕细琢改善城市面貌,精益求精铸造品质典范,不断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努力走出一条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小地盘”上做出“大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篇章”。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区委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发展策略、重点任务和工作标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做“示范”、争“旗舰”、创“品质”,加快推进“两高三化”新和平建设,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标志区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市保持同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新增就业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各项指标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今年重点实施“十大工程”:

  (一)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立区之本”,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业态高端、能级突出、规模集聚的“3255”都市型产业体系。

  着力发展“三大经济”。坚持总部经济引领,发挥城市功能完备、交通通达便利、高端载体集聚等独特优势,完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加快引入与全市“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产业链上下游总部企业,着力打造立足天津、辐射三北、面向国内外的总部基地,全年新增央企、上市公司、500强投资企业30家以上。坚持消费经济支撑,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大力发展品牌消费、夜间消费、汽车消费,吸引消费新资源,建设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着力打造游购津城首选地、消费创新体验地、国际潮流引领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4万元。坚持创新经济赋能,积极融入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依托周边重点高校,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培育“四新”经济,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着力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创业孵化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规模保持中心城区前列。

  大力巩固“两大支柱”。做强“金融和平”品牌,发挥“一行四局”金融监管机构云集优势,保持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集聚态势,推动科创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等创新金融汇集,集中金融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建立金融产业联盟,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核心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规模力争突破万亿元。传承“百年商贸”底蕴,加快建设金街、五大道两大地标商圈,积极推动津湾提档升级、南市焕发活力、小白楼再现繁华,促进传统百货创新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商业、网络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标志区,商品销售额增长5%以上。

  重点提升“五大产业”。做大文化旅游产业,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深挖十大历史文化街区内涵,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争创五大道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响“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和平”品牌。做大人力资源产业,依托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灵活用工产业基地,探索经营模式、行业监管、劳动保障等制度创新,推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做大航运服务产业,培育发展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结算等高端业态,提升小白楼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影响力。做大医药健康产业,充分发挥医疗资源集聚优势,着力培育智慧医疗、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康养保健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加快构建医疗、医药、医养互为支撑的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做大数字信息产业,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化治理,大力发展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服务业数字化集聚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45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