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投资3300万元,改造高标准农田2.6万亩。投资2200万元,实施节水小麦种业提升工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稳定在13亿斤以上。
做强做优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推进生猪、蛋鸡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农产品追溯及网格化监管示范市项目,建设5个网格化监管示范乡镇。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扩大“辛集黄冠梨”“宝蓄黑猪”“马兰”系列节水小麦等品牌效应。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21个省级美丽乡村,让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投资510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投资6600万元修建田间道路120公里。改造农村厕所1.7万座,实现20个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机制。加快110千伏天宫营输变电工程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股份经济合作社试点建设,确保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5%以上。推进网络设施、大数据平台、智慧应用、农村电商等工作,积极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六)高质量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穿“新鞋”、走“绿道”,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守好蓝天碧水净土。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减污降碳协同推进、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实施“冬奥保障、臭氧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扬尘防治、移动源管控”五大攻坚,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二氧化碳强度年度降低率完成省定目标。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快投资1.1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生态湿地项目,确保南张村、大李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和Ⅳ类标准。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大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完成历史遗留污泥暂存场整治项目。
筑牢生态环境屏障。以更高标准打造绿色空间,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国土空间绿化。以更大力度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大灌渠恢复和排渠治理力度,关停自备井1096眼,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477万立方米。以更大决心强化执法监管,加强监测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用铁腕执法还水于河、还绿于田。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科学制订“1+N”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积极推广能效标识产品、低碳认证产品,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让低碳生活成为风尚。
(七)高质量谱写深化改革开放新篇章,推动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深化市场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开放,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提升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土地托管服务水平,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力争年交易额突破1.8亿元。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实施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投资2.59亿元的辛鹿孵化基地,让入孵企业“拎包入住”。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冻品分割库,启动运营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国际冻品进口业务达到5亿元以上。谋划创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立足河北、辐射京津、覆盖华北的国际冻品集散中心。支持外贸企业参展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平台,力争进出口增长10%以上。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一门、一网、一次”目标,推进审批提速提效,让企业办事更方便、项目落地更顺畅。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让企业家在辛集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八)高质量谱写民生保障改善新篇章,推动社会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多解民之所忧、多行民之所盼,让经济总量、财税增量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细抓实“十个常态化”30项措施,持续抓好“三个关口前移”,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全过程闭环管理,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扩散渠道。严控聚集性活动,健全多点触发哨点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风险人员排查。始终保持指挥机制激活状态,强化“八支队伍”和7套信息化系统建设,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好省20项民生工程。同时,谋划提出了15项市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待提交大会审议票决后,逐项制订实施方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500人。多措并举增加育幼服务供给。加快建设投资2.5亿元的养老服务中心(父母乐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健全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区学位扩容,大力推进学府街小学、妍园路学校、育英学校、文昌路小学等4所学校建设,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改扩建市第二中学、市艺术职业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课后服务,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建设文化体育强市,组织“七进”演出,发挥气膜滑冰馆功能,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办好冰雪赛事活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健康辛集水平。加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力度,减轻群众负担2000万元以上。努力完成三级医院主体建设,加强与京津冀三甲医院联系合作,让百姓享受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