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27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月27日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 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开启。这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成为重要时代考卷。在这重大历史时刻,重要历史关头,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省会高质量发展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重大机遇,聚焦“六区同创”,持续做优“四个生态”,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区三届一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增长7.6%、增速位居全市第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均位居全市第六;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14亿美元,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二;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3亿元,分别增长9.3%和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

  (一)坚持第一要务,加快转型升级、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59个,总投资715亿元。海康威视产业园等23个项目按期开工,河北智慧物流园等12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中京二期等9个前期项目提前开工,集中开工项目和产业类项目数量连续三季度全市第一。区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在深圳、北京等地召开3场大型推介会,签约引进山西飞虹、普兴产业园等6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98.7亿元。启动17.37平方公里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仅用一个月时间拆迁腾退土地2268亩。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8亿元,在全市同类开发区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被认定为国家电子信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联东U谷、迪爱斯应急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西北物流区,北部腾飞蓄势待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编制新一代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引进华为、中睿信等电子信息企业100余家,总数达到720家,营业收入突破420亿元,中瓷电子成为我区第13家上市企业;科林电气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跻身省科技创新发明专利民营企业百佳榜。阀门一厂被认定为省级质量标杆示范企业。西比克仪表、金运汽车等项目开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9.3%;君乐宝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入选全国质量标杆名单,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洛杉奇荣获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奖,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凤扒鸡入选石家庄十大特产。稻香村文化街、奥氏奶粉等项目加快建设,君诚乳业竣工投产,绿色食品业产值增长23.7%。全区15家企业入选石家庄百强企业、总数全市第一。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减时、上网、便民”,制定“证照分离”85项,优化“最多跑一次”508项,开通网上办理1006项,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和“零成本”。建立项目服务“四包一”、全程代办、“5分钟办事”等机制,推进项目“拿地即可开工”,乡镇项目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大项目愿意来、小项目能做大”的产业生态,成为全市唯一的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等政策措施,与华为合作建设“三大中心”,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49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加速器达到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6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6家、数量全省第一。新增规上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9%。深化产学研融合,与中国地质大学等15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研究院落户我区。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全市第一,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在高质量发展追逐赛中跑出了鹿泉加速度。

  (二)坚持破立并举,狠抓功能拓展、管理提标,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更新全面深化。坚持“2143”全域空间布局和“一核三带四片区”主城区空间布局,实施总投资140.6亿元的88个城建项目,由表及里重塑城市风貌。城中村“五大片区”拆迁接近尾声,一街、二街、七街及龙泉片区回迁楼主体封顶。金鑫大厦如期开工,全民健身中心、泰华洲际酒店主体竣工,中央商务活力区建设成效初显。完成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东小区成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示范。新建公共停车场16座,新增停车位2128个,促进停车管理规范有序。德胜路、曹庄路、纵六街建成通车,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三环辅道全线贯通、107国道环境整治等任务。新建供热管网3.5公里,拓展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实施东北片区、洨河污水管网工程,完成城区和上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创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48项指标已达标35项,县城建设考核全省第八、全市第二。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严格执行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新建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0刚性管控等政策要求,整治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5029处、31.7万平方米,腾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公平正义。坚持“新官理旧账”,依法依规解决“烂尾楼”等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深入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智慧城市项目入选全国数字化应用与转型典型案例,智慧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应急版块投入使用。巩固文明城、卫生城创建成果,提升15条主街道景观,打造8条精品小街巷,创建“最干净城区”成效初显,获批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市容管理考评全市第一,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焕然一新,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鹿泉正在散发别样魅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305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