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北省)沧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8日)

  全面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坚持向盐碱地要粮食,实施4.5万亩高标准农田、5.4万亩灌溉水源置换、1.7万亩土地改造提升等项目,持续改良盐碱地;加强9.5万亩旱碱麦田间管理,创建李天木镇旱碱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金丝小枣、高粱、苜蓿等盐碱地特色农作物;加快推进日月潭、春润发等旱碱麦精深加工项目,推出融入铁狮子、武术等沧县文化元素的旱碱麦产品,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向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沧县经验。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实施“万渠千塘百河”工程,完成南排河综合治理、李家岸引黄北延、沧浪渠和小流津等河渠治理项目,构建风险可控、安全可靠的防洪体系。强化救援能力建设,完成第三消防站和3个乡镇消防站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乡镇和村救援队伍,提升社会化应急救援水平。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动态修订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统筹抓好实战演练和物资储备,全面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二)坚定不移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向上突围,推动产业转型整体跃升。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巩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实施效果,用好支持科技创新“十五条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持续开展京津专家“周末到沧”“百家院校进沧县”等系列活动,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加强与长三角纳米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确保专精特新企业新增5家以上,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并保持在100家和1000家以上,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保持A等次且名次不断提升。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领跑者”行动,遴选30家优质企业纳入培育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优质企业雁阵集群;打好“入园升规技改”三年行动收官战,确保入园企业120家以上、技改项目110个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持续开展“六化三提升”三年行动,深化数转智改,上云企业50家以上;总结推广“领导小组+行业协会+专业展会+产业规划+产城融合+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迈入转型升级“快车道”。

  推动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开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行动,确保雄安新材料产业园上半年投产,远景零碳智能产业园一期7月份投产,芯安新材料年内投产;乐迈地板、华润光火储氢、浮阳风电等项目一季度进场施工;中核国际核燃料加工中心项目年内获批落地,碳纤维、锆铪分离项目实现开工。充分发挥远景、中核、华润等“链主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上下游、左右岸项目招引,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打造在全省具有高辨识度的产业新地标。

  (三)坚定不移在抓投资促消费中向上突围,推动扩大内需整体跃升。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消费是推动增长的动力源。坚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奋力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实施重点项目攻坚工程,严格落实“十大机制”,动态遴选“十大项目”,全力跟踪服务,优先要素保障,确保拿地项目一年竣工、一年半达效、两年升规;

  确保全年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确保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加强88个政府投资项目督查问效,加快项目建设,发挥投资效益。积极争取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资金支持,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全力积蓄招商引资“新活水”。实施招商引资提效工程,滚动开展“百日攻坚”,发挥“一把手”叩门招商、招商中心专职招商、招商大使牵线招商、商会协会以商招商作用,探索“资本+基金”招商新模式,确保周周有招商活动、月月有引资成果。动态完善产业图谱和企业“填空卡位”台账,精选目标客户、意向企业和优质项目重点跟进,确保全年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以上、落地20个以上,招商引资排名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聚力点燃促进消费“新引擎”。实施传统消费拓展行动,推进乡镇级全品类综合性超市建设,确保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家以上。实施消费环境优化行动,推进新能源汽车中心项目年内投入运营,打造汽车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红星美凯龙商贸综合体项目落地开工,丰富城市消费新业态。实施新型消费培育行动,充分发挥抖音云仓、京东智慧物流中心品牌效应,重点聚焦服装服饰、红枣及干坚果食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网红产品、培育网红品牌。

  (四)坚定不移在融入服务城区中向上突围,推动区域协调整体跃升。环绕城区是沧县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坚持在服务和融入中心城区中发展壮大自己,深入实施“一轴双核多驱”战略,加速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力提升沧东能级。立足打造沧州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围绕“三年营收破千亿”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科创中心、东晟中专等项目建设,确保9月底前建成投用;谋划启动智能装备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提升、蒸汽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专家楼、人才公寓、商务酒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支持建发集团申报2A+主体信用评级,力争在石交所挂牌,拓宽融资渠道,服务经济发展。确保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分别增长20%、15%和15%以上。

  加速建设高铁新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加快窎庄安置区建设,确保全市率先交付;强力推进曹庄子安置区项目,确保年内主体完工;积极推进劝学路贯通和供排水管网铺设,确保年内全部竣工;启动实施梨花街(原黑龙江大道)熙平路至神医路段、黄河西路黑龙港河至新安大道段等道路建设。主动服务好教育园区、车驾管、监狱迁建等城区功能外延项目,彰显责任担当,助推沧县发展。积极推进楼宇与产业深度融合,确保新增总部企业10家以上、楼宇企业200家以上、税收增长10%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4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