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淮北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


  第二节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完善新城区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加快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强化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均衡配置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机制。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人才引进机制,实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特岗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建立基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争取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全力推进“双减”工作。

  专栏4义务教育提质扩容工程

加快推进市第一实验小学(南湖校区)、市第二中学(南湖校区)、市第五中学、市第七中学、杜集区沈庄学校扩建,推动第二实验小学恒大校区、相山区凤凰新区学校、相山区实验中学翠峰校区、滨河学校、纺织中学新校区、淮师大相山附校、桓谭学校、龙湖学校、高岳九年一贯制学校、绿金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烈山学校等项目建设。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广集团化办学等办学形式。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普遍开放服务。推动相山区、濉溪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国家级评估验收。

  提高就业社保服务水平。统筹发展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企业稳岗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针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困难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动态清除零就业家庭。深入实施“创业江淮·圆梦淮北”行动计划,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快“智慧就业”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就业统计和监测体系,完善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技能淮北行动计划,加快技工强市建设。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实现市、县两级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全面落实支持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参保地政策,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促进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职业劳动者广覆盖。

  专栏5就业社保服务提质工程

就业。扎实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专项活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开展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项行动。持续开展“周三招工”、“周六招才”等招聘活动,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三支一扶”招募等基层服务项目。持续实施就业新起点计划。鼓励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到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创业。争创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省级青年创业园和省级留学生创业园,鼓励申报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项目、省级返乡入乡创业优秀企业家、创业大学、创业学院等。争创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和一批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安全生产实训基地,争取建设省级高水平技师学院和高水平专业(工种)集群。
人力资源服务。建设淮北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产业园),打造“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聚集区,吸引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本土人力资源服务知名品牌。力争到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达10亿元。
人社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创新人社公共服务人员能力培养模式。实施智慧人社工程,依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创新提升攻坚行动。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力度。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规划,加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加强妇幼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产科和儿科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加强医护人员培养,扩大儿科、全科、精神科、麻醉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等短缺医师和注册护士规模。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增强医疗救助的托底保障。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项目、按床日付费为辅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的方式。推动市、县(区)、镇(街道)、村(居)四级医保经办服务平台建设。

  专栏6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公共卫生。实施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县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推进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络实验室、市辖三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濉溪县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市、县(区)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加快传染病救治定点医院能力建设和市属医院发热门诊改建;建设或完善1所高水平传染病专科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独立院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院区和可转换病区。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凤凰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矿工总医院肿瘤大楼、烈山区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相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与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25年,市、县妇幼保健院分别达到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每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专职公共卫生医师。
医疗服务。实施相山区人民医院、相山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杜集区人民医院搬迁,建设烈山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凤凰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推进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濉溪县河西新城医院、濉溪县双堆集新城医院、濉溪县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濉溪县南部次中心新城医院建设。支持县级医院创成三级医院(三级中医医院),支持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打造县域内区域医疗中心。每个镇办好1所卫生院,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10万居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内科、妇产科、儿科、外科、中医、护理、康复等科室配置和特色专科建设,促进全市三分之二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室(中医馆)建设,积极发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服务,推广10项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单位。确保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中医类别医生。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落实城市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老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强镇(街道)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达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壮大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立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职业(企业)年金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适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dong/2022-04-30/222.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