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华东地区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GDP)533.6 亿元,增长 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5.5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218.5 亿元,增长 3.3%;第三产业增加值 249.6 亿元,增长 4.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2.7:40.4:46.9 调整为 12.3:40.9: 4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按常住人口计算) 38937 元, 比上年 增加 2617 元。
年末户籍人 口 177.97 万人,全县常住人 口 136.9 万人。...
年末,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80066公顷,辖28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4个村(居)委会,公安户籍人口173.5万人,同比增长0.5%,其中女性82.7万人,总户数45.3万户,年末常住人口117万人。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2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5.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4:28.3:50.3调整为21:29....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45.3亿元,增长4.6%。二产中,工业增加值73.4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2.6:23.9:53.5调整为22.1:24.6:53.3。
据市统计局抽样调查反馈,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4.3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963元,比上年增加2044元。...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1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35.7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0:57.7:33.3调整为8.8:57.3:33.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896元,比上年增加5894元。...
全县年末总户数477664户,总人口为1789646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32714人,乡村人口为1356932人;男性人口为946848人,女性人口为842798人。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4.9:41.2:43.9调整为14.3:42.9:42.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9....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 32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221.3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577.8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36.6:49.6调整为13.4:37.8:4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39643元,比上年增加2730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47%,比上年末提高0.73个百...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6亿元,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8亿元,同比下降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5.8亿元,同比下降0.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41.0:51.8调整为6.8:41.5:5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50元,同比增长2.1%。...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5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0.9%,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速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169.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276.6亿元,增长0.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7.6:6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的27.5%提升至3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0921元,比上年增加6246元。...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65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增加值437.9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214.1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3:26.4:73.3。按常住人口算,人均GDP为132558元,比上年增加1926元。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0.02万人,比上年增加4.6万人,总户数 27万户。全年出生人口8041人,出生男女性别比116:100,死亡人口1150人。
全区常住人口126....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601.5亿元,连续两年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位居安徽省59个县(县级市)第一位次。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3.6亿元,增长19.1%,其中工业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301.5亿元,增长1.6%[]。2022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1.0:38.9:50.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7579元,比上年增加5738元。
...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1068.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7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9.72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542.89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3]结构为7.1:42.1:50.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4643元,比上年增加7156元。...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85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4.5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78.4亿元,增长0.9%。三次产业[3]结构为10.1∶34.3∶5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5754元(折合14236美元),比上年增加4482元。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8.6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是35.6万人,增加1.5万人。常住人口90.2万人,增加0.9万...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51.81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93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66.31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同比增长3.1%。...
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经核算,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39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26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9.3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1.77亿元、同比增长2.4%。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优。三次产业结构为11.13:44.26:44.6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8.87%,较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二、三产比例逐步接近。...
经济总量实现苏北“三连冠”。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位列苏北20个县(市)第一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5.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4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13.59亿元,增长2.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8.2%、62.8%、2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397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1656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8:44.3:46.9。...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47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424.96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11.76亿元,增长4.6%。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7:39.2:4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6487元,增长4.6%。
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1%,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4.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6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340.96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356.5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7.5:42.5:50.0调整为7.6:45.2:47.2。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7542元,比上年增加2569元。...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02亿元,可比价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07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49.93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29.02亿元,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1:50.7:43.1调整为6.1:51.7:42.1。连续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分列第36位、第33位。...
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34.1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53.93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6:49.3:4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56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7735元。...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51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全市第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8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378.79亿元,增长4.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0:36.1:57.9调整为5.8:37.6:56.6,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4.2%,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9.67亿元,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6.6:36.7:4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3575元,比上年增长4.1%。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9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89人...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达700.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5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3.23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24.37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9%、41.88%和46.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361元(按2022年年平均汇率折算约13137美元),比上年增长8.8%。...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初步核算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 525.08 亿元,增长 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81.87 亿元 , 增长 5.3% ; 第 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03. 14 亿元 , 增长 5.5% ;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240.07 亿元 , 增长 2. 1% 。结构 调整扎实推进 ,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5.6:38.7:45.7 ,第三产 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降低 1.4 个百分点 。 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5%,上半年增长2.8%, 前三季...
经济总体稳中有进。2022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11 亿元,按不变价计算 , 比上年增长 4.0% 。第一产业增加值 48.05 亿元 ,增长 4.4%; 第二产业增加值 172.45 亿元,增长 5.9% ,其中工业增加值 148.34 亿元 , 增长 5.5%; 第三产业增加值 191.61 亿元 , 增长 2.6% 。现价人均地区生产总 值 145236 元 , 增长 4.9% 。经济保持较优结构 ,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 11.7:41.8:46.5,二 、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2.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5.4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11.90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285.10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调整为9.4:42.4:4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05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6%,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4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