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202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 东 省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2025年3月5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山东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深入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着力塑造“十个新优势”,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抓改革、防风险,全省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突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6.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9608.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2340.3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6.7∶40.2∶53.1。

  年末常住人口10080.17万人。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7.99%,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占57.39%,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6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48%,比上年末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4.9万人,出生率6.42‰;死亡人口81.7万人,死亡率8.09‰;人口自然增长率-1.6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3.2%。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9.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1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71.2%、120.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其中,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0.6%;食品价格下降0.5%,非食品价格上涨0.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3%。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占比为24.1%。工业机器人产量19541套,增长37.2%;锂离子电池产量24807.2万只(自然只),增长5.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7092.4亿元,增长4.0%。电子商务交易额34869.4亿元,增长4.2%。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2.1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1455.4万户。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全年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6961.9亿元、41991.0亿元和1961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7%、5.8%和5.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1%、42.6%和20.3%。济南、青岛、烟台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29.8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7%。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全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1859.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为11559.7万千瓦,增长23.0%;占全部装机容量比重为49.8%,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粮食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5710.2万吨,比上年增加54.9万吨,增长1.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8.3万吨,比上年增长2.5%;禽蛋产量(不含小品种)438.2万吨,下降5.2%;牛奶产量313.5万吨,下降1.5%。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907.3万吨,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79.8万吨,增长3.5%;淡水产品产量127.5万吨,增长3.3%。年末专业远洋渔船515艘。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59万亩。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重点培树80处国家级骨干基地。全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推广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3.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8万户。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322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934.9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

  年末建筑业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企业13185家,比上年末增加615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922.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40.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7%、10.8%和9.2%。

  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客运量3.6亿人次。完成货运量34.6亿吨。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周转量1053.6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15336.4亿吨公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0.7亿吨,比上年增长5.1%;集装箱吞吐量4502.3万标箱,增长7.9%。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113.0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039.1亿标准量。快递业务量95.2亿件。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844.2万户,其中100M以上高速率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98.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18.1部/百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0579.0万户。

  五、消费市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6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餐饮收入4680.7亿元,增长7.7%;商品零售额33279.7亿元,增长4.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842.8亿元,增长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17.6亿元,增长5.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金银珠宝类增长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汽车类增长2.7%,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33.9%,新能源汽车增长32.0%。

  全年网上零售额7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54.3亿元,增长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8∶42.4∶55.8。重点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4.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占比重为2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9%,占比重为2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544.2亿元,比上年下降11.7%,其中住宅投资6147.9亿元,下降11.3%。商品房施工面积63099.7万平方米,下降11.5%,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5848.2万平方米,下降11.9%。商品房销售面积9833.2万平方米,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038.8万平方米,下降14.9%。商品房销售额7823.9亿元,下降17.9%,其中住宅销售额6647.4亿元,下降18.6%。

  全年新改建城市道路1013公里、供排水管网2823公里,新建成综合管廊27.8公里、海绵城市145平方公里。改造燃气老化管网2497公里。新增28个县(市、区)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54%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新增城市绿道668公里、城市大型公园98个、口袋公园559个,累计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442公顷。

  全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0万户,加装电梯1551部。开工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30.7万套,保障房开工1.2万套。全省公积金年缴存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村镇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动态管理试点镇重点项目库,入库项目910个、完成投资1007亿元。实施危房和抗震改造1.2万户,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34.5万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123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