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中江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支撑较为薄弱,大企业较少,核心竞争力不强,招商引资100亿元项目尚未实现“零”突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整体不高;受土地、环评、征拆等因素影响,个别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禁毒、反诈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仍然较多;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奋进2024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唯有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夺取中江现代化建设新胜利,方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做好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市委“四五五六”工作总思路,以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为总目标,突出“工业兴县、城建优县、农业固县、文旅活县、生态美县”发展思路,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中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态势基本保持一致,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碳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监测中晋位升级。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提质倍增
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锚定机械装备、农产品加工和清洁能源“2+1”产业主攻方向,实施促进工业产业提质增效五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做强、新兴产业招优、优势产业成势。
抓园区强基础。按照“强基础、保供给、促升级”思路,加快实施凯州新城和中江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别滚动储备“净地”1000亩。着力将凯州新城音乐山谷、商业水街等打造为精品工程、地标建筑,加快凯州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力做好水电气供应和人力保障。支持中江高新区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建设,主体竣工园区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标段)、园区截污主干管等基础设施项目5个。优化台商产业园布局,增强台商投资吸引力。
抓产业强集群。持续抓好重点产业链培育,打造一批“链主”企业和“配套专家”企业。鼓励支持宏发电声、年丰食品等重点企业技改扩能、裂变扩张。实施重点工业项目55个,年度计划投资63.7亿元。新开工建设食萃食品复合调味料产业基地、帝航安防新能源电池托盘等17个项目,加快建设燃气发电、鑫豪斯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福莫斯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未来先生智能无管道新风系统等16个项目。
抓企业强主体。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定期召开产业链供需对接暨名优产品推介会。重点支持39户存量倍增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培育产值60亿元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加大“小升规”工作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以上。
抓创新强科技。鼓励和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转化,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5项,建设市级中试熟化基地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以上、种子企业1家以上,“瞪羚企业”实现零突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140亿元以上。
抓招商强后劲。围绕“2+1”产业稳链、补链、延链、强链,落实县领导带队招商和专班招商,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大力引进引领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4个,力争招引100亿元项目1个。
二、着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深化全省海绵城市示范县、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公园城市和德阳市域副中心。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加快新区建设。完成城南新区启动区停车场、骨架路网和凯江湖闸桥至伍城桥段两岸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猫儿嘴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全面建成龙湾湿地公园、白马象山公园,提升新区承载力、集聚力。
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完工8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05个,启动“三园一街”、继光大道改造项目建设。完成“三门三路”景观提升工程,建成投用人民桥、县人民医院配套道路。加快“三江六岸”推进,完成七里坝桥(凯江一桥)至杰兴大桥段两岸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凯江桥至伍城桥段两岸改造提升工程。建设韧性城市,实施凯江系统治理,建成猫儿嘴、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新改建城区道路11条,完成城区雨污管网检测(溯源)261公里、分流改造9.8公里。加快南滨家园、龙华尚居等安置房建设,建成安置房2189套。新建装配式公厕20座,改建公厕32座。
激活城市经济。实施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打造消费场景7个,举办促消费活动80场次,培育限上规上企业30家,争创全省县域商业建设激励县。支持房地产、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博世天街建设,推进城南新区商业综合体项目落地。竣工投运金莎酩荟酒店,完成丝棉巷市场和光明市场改建,启动城南市场重建和金鸡市场、东门口市场新建项目。培育“德阳城市首店”“德阳名品”“德阳特色产品”,支持爱苜农场创建市级电商产业园区(基地)。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