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力推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11万亩以上,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稳定在115.3万亩、50.2万吨以上。继续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确保能繁母猪保有量7.1万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保有量220个以上,烟叶、花椒种植面积分别在2万亩、1万亩以上,油茶、楠竹年产值分别保持在60亿元、10亿元以上。积极建设十大养殖业基地和十大种植业基地(13),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主供基地。力争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以上,培育蔬菜基地1个,"湘江源"品牌3个。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力争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以上。放大耒阳油茶、大和草鱼、江头贡茶、小水粉皮、夏塘麻饼等品牌优势,提升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三资"管理,引导各类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利用"乡村振兴共享贷",发展乡村振兴车间,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加快释放农村发展潜能。鼓励和引导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健康食品、乡村旅游和无污染小加工等产业,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搞活乡镇经济和人气。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地域文化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明星乡村旅游点,加力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农村稳定安宁。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14),重点抓好改厕、改圈、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危旧房屋拆除、规范农村建房等工作,着力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秀美屋场、"五美"(15)庭院。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抓好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项目、垃圾中转站、"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特色村落保护,完成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加强乡风文明,通过"湾村明白人""屋场恳谈会"等载体,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统筹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致力抓环保,构建绿色生态体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与管控,强化城乡面源污染管控,加大建筑工地、城区扬尘、餐饮油烟、汽车尾气治理力度,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稳中有进。加强土壤污染监管执法和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结构调整,强化固体废物和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控,抓好医疗废弃物规范管理。深入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已完成治理项目运行管理,防止"返黑返臭"。强化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开展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保持生态环境高质量。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严究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抓好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湘江流域"十年禁渔"措施,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切实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抓好冬春季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覆盖率。
走好低碳节能发展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继续抓好日处理1000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垃圾焚烧发电厂作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积极推动大市循环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试点,推进粉煤灰、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余热余压及废气的综合利用。做强林业绿色产业,完成油茶造林2.2万亩,稳步推进油茶博览园项目建设,支持中集新材、奇宏林业等楠竹加工企业发展,力争林业产业产值增加10%以上。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评比创建活动,推动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生活低碳化。
(六)竭力防风险,实现本质安全稳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严从紧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边长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继续抓好疫苗接种,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零发生。健全网上网下重大舆情线上线下一体化快速处置机制,坚决防控重大舆情风险,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强化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建立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坚决防控金融风险。
守好安全生产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五全一常态"工作机制,落实安全信息报送"四个一"(16)制度,坚决堵住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安全漏洞,构建安全生产新常态。毫不放松落实煤矿"四关闭一到位"断然措施,继续强化驻矿盯守,坚决杜绝违法生产。继续打好防溺水人民战争,力争"零溺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常态化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工地、烟花爆竹、燃气、消防、学校、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健全市、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扬防溺水"三定五防""湾村明白人"治理品牌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力量,推行治理资源"下沉",社情民意"上传",加快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好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出入境等犯罪行为,纵深推进新一轮县域城乡警务工作,加快"二所合一"项目建设,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