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旅影响力。聚焦贵港“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秦汉古郡、千年荷城”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自治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开工建设青牛谷特色民宿项目,加快推进天上草原景区、百花山休闲谷、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平天山大地客营地、趣山野艺术营地等项目,竣工验收富岭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期)项目,打造旅游新亮点、新名片。厚植文化底蕴、培育文旅品牌,以山水风光为依托,重点推进运动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2条文旅精品路线,积极申报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镇、旅游重点村。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开发富有港北特色的文创旅游纪念品,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旅游市场回暖复苏。
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快园区调规扩园,优化西江智造园产业布局,打造一批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的“园中园”。全面升级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加快万亩电动车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面向东盟、有影响力的新能源电动车制造基地。建立园区效益考核体系,实施百亿元园区培育计划,扎实推进500亿元园区建设,提高要素聚集度和产出效益,力争年内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投入基础设施资金8亿元,推动园区“八个一”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园区“三桥三路”项目,力争年内竣工西九路下穿西环路连通工程、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
(二)聚焦短板弱项,一往无前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常态化预警,精准落实帮扶举措,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两个高于”目标,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亿元以上,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安置点治理水平。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98万亩以上、总产量15万吨以上。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完成水果产量3.2万吨以上、蔬菜产量2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60万头以上、糖料蔗种植面积7万亩以上。深化“8+N”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打造富硒稻、小龙虾、中草药等3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实施油茶“双千”计划,推广良种油茶种植,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做大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开工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产业园项目,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护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乡村风貌。实施农村水利项目10个以上,加快防疫、养老、医疗、能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0个,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持续开展党旗领航“万名干部回故乡 助推群众建家乡”“千企联千村 共建新农村”活动,营造上下同心、全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组三会”村民协商自治制度,深化“三级联动”治理体系,采取“党建+屯级理事会”的模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重拳整治“村霸”,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村书屋等设施的使用率,推广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聚焦赋能提效,一鼓作气加快科教振兴。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科教振兴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完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开展技术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大力度打造创新平台,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瞪羚企业5家以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5项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施教育项目65个以上,重点抓好和平路小学、园博园小学、港北第五幼儿园、布山幼儿园等项目,年内新增学位1000个以上。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引进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多渠道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