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23日)

  八、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上肚仔、绞蔗湖、岭兜、石壁、磨石坑、石水坑、砚前坑、公坑8宗小型水库的大坝、溢洪道、涵管以及配套设施开展除险加固,对练江干流约5.5公里堤段进行生态化改造,以及东溪古寨周边约1.3公里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水安全、水资源保障能力。

  九、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将辖区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逐步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新增开办茶叶、肉鸭、蛋鸡保险,提高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比例,稳步提高水稻、马铃薯、玉米、花生、岭南水果、仔猪、育肥猪、能繁母猪等农产品保障水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区主要种养业品种,护航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十、丰富群众休闲文化生活。以综合晚会、送戏下乡、送春联、猜灯谜、体育活动、线上线下书画展览、非遗文化展示体验、观影分享会、公益培训班等形式,举办惠民文旅体活动100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2000场,加大力度提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文化需求。

  十一、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峡山街道为试点,引入城市管理服务商统筹管理,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打造创新示范的街道级“物业城市”管理运营标杆;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对全区25个主要路口交通信号灯系统进行完善,规划峡山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因地制宜新建小型汽车停车位约1000个、摩托车停车位553个,改善“停车难”问题。

  十二、加大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加密加强食品安全日常巡查监管,开展3500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检和24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的快检,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级定量抽检,全年抽检任务不少于1540批次,其中监督检测308批次、例行检测1232批次。

  附件三:

  名词解释

  1、三新两特一大:即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1个大健康产业。

  2、“五横五纵”交通体系:“五横”指①国道G324,②规划汕南大道,③陈沙公路(G236),④规划陈沙公路东延线,⑤省道S255、规划大南山生态旅游公路;“五纵”指①陈贵公路、规划陈贵公路南延线,②司神公路改线、司神公路,③谷饶连接线、北环大道、规划北环大道南延,④峡华路、规划峡华路南延、峡新公路、县道X47,⑤省道S237、沙井连接线、规划沙井连接线南延线、滨海旅游公路。

  3、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4、工改工:即“工业改工业”,是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保留现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工业产业用地)性质,并进行升级改造。

  5、“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以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大南山绿色康养带“两带”为基底,依托各地自然、人文、产业等特色资源,打造乡情文旅、爱影乡旅、田园经济、绿野仙踪、红绿融合、十里江景、十里银滩、十里水乡等八条乡村振兴景观走廊,形成山水融合、生态宜居的“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

  6、整改“三线”问题:按“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原则,开展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整改,集中清理整治户外架空线缆违章乱搭、乱拉、乱挂、乱架现象。

  7、“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梳理企业和群众高频常办事项,经过表单整合、流程优化,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

  8、“1+11”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区级1个,11个镇(街道)各1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9、“三个一”工作法:“一个箩筐、一份温情、一个拳头”工作法,“一个箩筐”收集群众诉求,“一份温情”纾难解困,“一个拳头”打建并举。

  10、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一规划”指《法治潮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两纲要”指《汕头市潮南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汕头市潮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11、“2+2+4”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第一个“2”指两带,即练江流域生态休闲带、大南山绿色康养带;第二个“2”指两平台,即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片区、南山智慧产业片区;“4”指四大产业集聚区,即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精品文具产业集聚区。

  12、“双区”“三大平台”:省委省政府提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

  13、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

  14、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5、“三保”底线:“三保”指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是经费保障的重点领域,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16、县管校聘:指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权归县级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和编制、岗位数量按程序进行聘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72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